[发明专利]轻量便桥系统及其建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25097.2 | 申请日: | 2014-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146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叶芳耀;宋裕祺;张国镇;洪晓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芳耀 |
主分类号: | E01D15/12 | 分类号: | E01D15/12;E01D19/00;E01D11/04;E01D2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新创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23 | 代理人: | 江耀纯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桥 系统 及其 建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轻量便桥系统及其建造方法,尤其涉及指一种以非对称型斜张桥结构实现的轻量便桥系统及其建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气候极端化的影响,台风、洪水等天然灾害频繁发生。当严重天然灾害发生时,可能会造成桥梁损毁,往往造成许多山区唯一联外道路中断,而使得灾区形成孤岛,并导致救援与救灾物资难以抵达。为了因应天然灾害导致桥梁损毁无法发挥正常交通功能的情况,许多国家都积极开发具快速架设特性的临时替代用便桥(TemporaryBridge),以降低因道路中断所导致的交通问题及孤岛效应。
一般而言,常见的紧急抢通便桥包括水泥涵管溪底便道或钢便桥。然而,在水泥涵管溪底便道或钢便桥的建造过程中,工作人员都需在河床上架设基础支撑物(如桥墩)。此时,若天然灾害造成溪水流速湍急,水泥涵管溪底便道或钢便桥便因安全考量而无法即时架设,因而延迟了救援时间及运送救援物资进入灾区的时间。此外,由于用来架设水泥涵管溪底便道或钢便桥的材料及施工机具不易准备,导致进一步地延长了完成水泥涵管溪底便道或钢便桥所需要的时间。因此,如何运用简单的机具及方便运送的材料建构临时便桥,便成为一重要的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以非对称型斜张桥结构实现的轻量便桥系统及其建造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轻量便桥系统,包括一配重结构,建构在一第一桥台;一桥塔结构,包括一底部,固定在所述配重结构,及一顶部,通过至少一第一缆线耦接于所述配重结构;以及一横跨结构,建构在所述第一桥台与一第二桥台之间,耦接于所述配重结构,且通过至少一第二缆线耦接于所述桥塔结构的所述顶部。
本发明还公开一种轻量便桥系统的建造方法,包括在一第一桥台建造一配重结构;将一桥塔结构的一底部固定在所述配重结构,且利用至少一第一缆线连接所述桥塔结构的一顶部及所述配重结构;以及在所述第一桥台与一第二桥台之间,建造一横跨结构,其中所述横跨结构是以至少一第二缆线连结于所述桥塔结构的所述顶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轻量便桥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轻量便桥系统节块分解的示意图。
图3为渐变断面的一实现方式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桥塔结构的一实现方式的示意图。
图5A~5D为建构轻量便桥系统过程中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建造方法的流程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轻量便桥系统
100配重结构
102桥塔结构
104横跨结构
106、108缆线
100_A~100_C、104_A~104_E节块
60建造方法
600~608步骤
C_CB侧梁
C_G、T_G、W_G主梁
A1、A2桥台
G缺口
W_BB、T_BB箱梁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轻量便桥系统10的示意图。轻量便桥系统10可作为天然灾害发生时用来跨越损坏道路的紧急用便桥,但不限于此。如图1所示,轻量便桥系统10实现于一非对称斜张桥结构,且包括一配重结构100、一桥塔结构102及一横跨结构104。配重结构100与桥塔结构102都建构在一桥台A1,且配重结构100除了直接连接于桥塔结构102的底部之外,配重结构100也通过复数条缆线106(如钢索)耦接于桥塔结构102的顶部。横跨结构104耦接于配重结构100,且通过复数条缆线108(如钢索)耦接于桥塔结构102的顶部。为求简洁,图1仅标示部份的缆线106、108作为代表。通过配重结构100及桥塔结构102所提供的配重及缆线106、108所提供的垂直╱水平拉力,横跨结构104可以悬臂方式建构在桥台A1与一桥台A2之间,从而提供跨越桥台A1与桥台A2之间的一缺口G(如一道路缺口或一桥梁断裂处)的路径。换言之,由于横跨结构104是以悬臂方式建造而成,因此工作人员不需在缺口G中建设任何基础支撑物(如桥墩),即可在缺口G的一端(如桥台A1)建构完成轻量便桥系统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芳耀,未经叶芳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250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