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轻量便桥系统及其建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25097.2 | 申请日: | 2014-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146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叶芳耀;宋裕祺;张国镇;洪晓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芳耀 |
主分类号: | E01D15/12 | 分类号: | E01D15/12;E01D19/00;E01D11/04;E01D2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新创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23 | 代理人: | 江耀纯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桥 系统 及其 建造 方法 | ||
1.一种轻量便桥系统,包括:
一配重结构,建构在一第一桥台;
一桥塔结构,包括一底部,固定在所述配重结构,及一顶部,通过至少一第一缆线耦接于所述配重结构;以及
一横跨结构,建构在所述第一桥台与一第二桥台之间,耦接于所述配重结构,且通过至少一第二缆线耦接于所述桥塔结构的所述顶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量便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跨结构是以悬臂方式建构在所述第一桥台与所述第二桥台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量便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结构及所述桥塔结构的材料密度大于所述横跨结构的材料密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量便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结构是以钢铁、铝及其合金、混拟土及钢筋混拟土其中之一所组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量便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桥塔结构是以钢铁、铝及其合金、混拟土及钢筋混拟土其中之一所组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量便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跨结构是由一复合式材料所组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轻量便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式材料为玻璃纤维强化塑料、碳纤维强化塑料、克维拉纤维强化塑料、玄武岩纤维强化塑料及混合型纤维强化塑料其中之一。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量便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结构、所述桥塔结构及所述横跨结构是以复数个模组化节块组合而成。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轻量便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复数个模组化节块之间是通过螺栓与接合板进行接合。
10.一种轻量便桥系统的建造方法,包括:
在一第一桥台建造一配重结构;
将一桥塔结构的一底部固定在所述配重结构,且利用至少一第一缆线连接所述桥塔结构的一顶部及所述配重结构;以及
在所述第一桥台与一第二桥台之间,建造一横跨结构,其中所述横跨结构是以至少一第二缆线连结于所述桥塔结构的所述顶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桥台与所述第二桥台之间,建造所述横跨结构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第一桥台与所述第二桥台之间,以悬臂方式建造所述横跨结构。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结构及所述桥塔结构的材料密度大于所述横跨结构的材料密度。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结构是以钢铁、铝及其合金、混拟土及钢筋混拟土其中之一所组成。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桥塔结构是以钢铁、铝及其合金、混拟土及钢筋混拟土其中之一所组成。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横跨结构是由一复合式材料所组成。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式材料为玻璃纤维强化塑料、碳纤维强化塑料、克维拉纤维强化塑料、玄武岩纤维强化塑料及混合型纤维强化塑料其中之一。
17.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结构、所述桥塔结构及所述横跨结构是以复数个模组化节块组合而成。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数个模组化节块之间是通过螺栓与接合板进行接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芳耀,未经叶芳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2509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