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磁感应烟雾生成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电子烟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717715.9 | 申请日: | 2014-12-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822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 发明(设计)人: | 吴文锋;王瑞停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佳品健怡科技有限公司;延吉长白山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4F47/00 | 分类号: | A24F47/00 |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汉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55 | 代理人: | 田子荣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感应 烟雾 生成 装置 以及 具有 电子 | ||
1.电磁感应烟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具有进气孔和出气孔;
安装在壳体内的容器,该容器内部形成一个用于容纳发烟物质的容纳腔;
雾化腔,位于壳体内,进气孔和出气孔均与雾化腔连通;
引导件,位于壳体内,其两端分别延伸至容纳腔和雾化腔中,该引导件用于将容纳腔中的发烟物质引至雾化腔中;
位于壳体内的金属发热件,且该金属发热件的上表面置于雾化腔中,形成一个承接引导件引出的发烟物质的承接面;
安装在壳体内并位于金属发热件承接面下方的电磁线圈,该电磁线圈用于在通入交流电的情况下使金属发热件内部产生涡流并发热以加热雾化引导件引出的发烟物质;金属发热件承接面置于引导件和电磁线圈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感应烟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金属发热件的上表面与引导件伸入雾化腔内的部分以面接触的方式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感应烟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金属发热件与引导件面接触的表面上设置有围设在引导件侧面外部的延伸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感应烟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电磁线圈和金属发热件之间设置有第一隔热部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感应烟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金属发热件远离引导件的一侧边缘设置有围设于电磁线圈侧面外部的侧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磁感应烟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侧壁的外部包裹有第二隔热部件。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磁感应烟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隔热部件包括边缘设置有一位于侧壁和电磁线圈侧面之间的第一隔热部件延伸部。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感应烟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引导件上还设置有由其一端延伸至另一端的通孔。
9.如权利要求1-8之一所述的电磁感应烟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引导件为设置在容器开口上的超声波雾化片,该超声波雾化片用于在通电后将容器中的液态发烟物质雾化成雾状小颗粒飘落在金属发热件的上表面。
10.如权利要求1-8之一所述的电磁感应烟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出气孔的内壁设有环形的液体收集槽。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磁感应烟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出气孔的内壁设有环形的液体收集槽。
12.电磁感应烟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磁感应烟雾生成装置
壳体,具有进气孔和出气孔,出气孔与进气孔连通;
安装在壳体内的容器,该容器内部形成一个用于容纳发烟物质的容纳腔,容器的顶端部设置有一烟雾出口,用于向出气孔与进气孔间的通道输送烟雾;
位于壳体内的金属发热件,该金属发热件的上表面与容器远离烟雾出口一端的底壁以面接触的方式配合;
安装在壳体内并位于金属发热件表面下方的电磁线圈,该电磁线圈用于在通入交流电的情况下使金属发热件内部产生涡流并发热以加热雾化容器中的发烟物质;金属发热件置于容器和电磁线圈之间。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磁感应烟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电磁线圈与金属发热件之间还设置有一隔热部件。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磁感应烟雾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出气孔的内侧还设置有用于过滤烟雾的过滤塞。
15.电子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电磁感应烟雾生成装置以及为电磁感应烟雾生成装置提供电源的电源装置,一个下壳,固定在壳体下端部,电源装置安装在下壳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佳品健怡科技有限公司;延吉长白山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未经深圳佳品健怡科技有限公司;延吉长白山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1771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队智能管理系统
- 下一篇:植物纤维素膜基质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