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热辐射防水透汽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714469.1 | 申请日: | 2014-1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418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 发明(设计)人: | 田鹏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一布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32B15/095 | 分类号: | B32B15/095;B32B27/12;B32B17/10;B32B15/14;B32B37/10;B32B37/06;B32B3/24 |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王汝银 |
| 地址: | 250002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热 辐射 防水 透汽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防水透汽兼有防止热辐射功能的防水透汽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建筑领域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防水透汽膜在建筑领域中可作为坡式屋面的防水透汽垫层和建筑物幕墙内保温防护层,或者作为金属维护结构的辅助防水层。防水透汽膜其独特的透汽性能,可使建筑结构内部水汽迅速排出,避免结构孳生霉菌,影响室内环境;还能够加强建筑气密性,提高建筑防风性能,可帮助建筑进一步节能,降低物业使用时的能源消耗。
目前现有的建筑用防水透汽膜,大多以聚乙烯多孔膜和涤纶纺粘无纺布复合、或是以聚丙烯多孔膜和丙纶纺粘无纺布复合的三层构造,以前还使用具有防水透汽膜性的闪蒸法加工的纺粘无纺布。这些商品都是石油化学制品,非常容易燃烧,引起火灾事故,造成人身及财产损失。
目前的防水透汽膜没有防止热辐射的功能,需要在外保温层中额外增加防热辐射处理,现场施工,施工程序繁琐。
在我国的建筑行业中,一些防火标准中要求其具有一定的阻燃性能,申请人正是基于此研发一种具有一定防火、阻燃性能的防水透汽膜。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首先提出一种具有一定防热辐射的复合形防水透汽膜,其次,通过配方的选用可以实现一定防火的目的,并提供这种透气膜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热辐射防水透汽膜,包括自一侧向另一侧依次叠加热合复合的:
第一强化层,第一强化层有两种规格,玻纤布和无纺布,该第一强化层的厚度为:0.03mm~0.4mm:
中间的热塑性聚氨酯防水透汽层,且所述热塑性聚氨酯防水透汽层的有效厚度为:0.05mm~0.3mm;
铝箔层,在所述铝箔层的表面均匀设有穿孔阵列。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最优的方案,所述第一强化层为第一玻纤布层,玻纤布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和难燃性。
作为一种延伸方案,在所述铝箔层和热塑性聚氨酯防水透汽层之间还设有一隔层,所述隔层为玻纤布或者无纺布中的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强化层为第一无纺布层,抗拉强度也能满足使用要求。
进一步地,所述铝箔层的厚度为0.01mm~0.2mm。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改进方案,所述铝箔层具有褶皱,褶皱的作用将在具体实施例中进行阐述。
进一步地,所述热塑性聚氨酯防水透汽层是由聚磷酸铵18份、三聚氰胺10份、季戊四醇9份、热塑性聚氨酯63份均匀混合并制成的无卤阻燃型薄膜。
进一步地,所述热塑性聚氨酯防水透汽层为热塑性聚氨酯薄膜。
最佳地,所述热塑性聚氨酯防水透汽层的有效厚度为0.12㎜。
进一步地,所述玻纤复合防水透汽膜的水蒸汽透过量大于500g/m2;1米水柱2小时内不透水;抗拉强度大于260N/5cm。
进一步地,在所述铝箔层和热塑性聚氨酯防水透汽层之间还设有一隔层,所述隔层为玻纤布或者无纺布中的一种,形成一种四层结构。
该种防热辐射防水透汽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一,第一强化层、热塑性聚氨酯防水透汽层和铝箔层在上而下依次设置在热熔胶刮刀涂布机上,且三卷卷材分别设置在各自独立的放卷辊中,并由一个共同的收卷辊进行收卷,并在放卷辊和收卷辊之间设有热压复合机构;
步骤二,第一强化层直接经过热熔胶刮刀涂布机的桥辊和预热辊预热复合后进入由热压辊和衬辊组成的热压复合机构,所述铝箔层经过刺辊和托辊后进入热压复合机构,且与热塑性聚氨酯防水透汽层和铝箔层同时以相同的速度进入热压复合机构中进行三层的热复合,且热压复合机构中热压辊表面瞬间的热复合温度在120~130℃之间,最后由一个收卷辊对复合并充分冷却后的防热辐射防水透汽膜进行收卷。
进一步地,在步骤一之前,还包括一个热塑性聚氨酯防水透汽层的制作步骤:聚磷酸铵18份、三聚氰胺10份、季戊四醇9份和热塑性聚氨酯63份经过搅拌机充分混合后由吹膜机吹成厚度为0.05mm~0.3mm的薄膜。
进一步地,在步骤一中,还包括一个将隔层直接经过热熔胶刮刀涂布机的第二桥辊和第二预热辊预热复合后进入由热压辊和衬辊组成的热压复合机构的工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一布建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济南一布建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144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