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电化学体系辅助判定废水中未知砷形态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709759.7 | 申请日: | 2014-1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070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 发明(设计)人: | 李青竹;柴立元;杨锦琴;王庆伟;闵小波;杨卫春;王海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27/48 | 分类号: | G01N27/48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文君 |
| 地址: | 410083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电化学 体系 辅助 判定 水中 未知 形态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使用电化学体系测定砷离子的方法。
背景技术
石灰-铁盐法和硫化沉淀法是目前处理含砷废水的主要方法,涉及的除砷机理包括吸附、絮凝和共沉淀。虽然工艺经过不断优化和改进,但仍然难以实现砷的深度净化与达标排放。主要的技术瓶颈在于,砷在废水中常以As(V)(H3AsO4、H2AsO4-、HAsO42-、AsO43-)和As(III)(H3AsO3、H2AsO3-、HAsO32-、AsO33-)的各种形态以及其它未知复杂形态存在,形态存在及其转化机理不明确,难以实施调控。
已知形态的砷物质具有准确的热力学数据和可靠有效的检测手段。重金属含砷废水中的共存杂质如铁、铜、铅、碳酸根等可能与砷形成复杂的配离子,如As(OH)2CO3-、As(CO3)+、As(CO3)2-、FeH2AsO42+、FeHAsO4+等。这些可能存在的复杂砷形态因缺乏有效的检测手段而很少受到关注。明确废水中存在的复杂砷形态对于调控砷的环境化学行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有研究表明,砷能与碳酸根形成As-CO32-配离子,导致硫化砷矿物在含碳酸根的水溶液中溶解度增加,降低了碳酸根浓度较高的含砷废水中砷的去除效果;砷能与硫负离子在一定条件下形成As-S2-配离子,因此在硫化除砷过程中需避免形成该类配离子以确保除砷效率;若砷能与铁离子形成稳定的配离子,在铁盐除砷过程中就需要破坏砷-铁配离子以提高砷的去除率。
国外关于如何确定砷的复杂存在形态已经开展了相关研究,Marini和Accornero(Environ.Geol.(2007)52:1343–1363和Environ.Earth.Sci.(2010)59:1601–1606)从理论上预测了溶液中砷(V)-金属配离子的热力学数据;Lee和Nriagu(Environ.Chem.(2007)4:123–133)尝试利用离子色谱检测水溶液中可能存在的As(V)-金属离子对;Han M J等(Anal.Chem.(2007)79:3615-3622)利用电化学扫描隧道显微镜观测到As(OH)2CO3-和As(OH)3(HCO3-)2两种配离子。尽管砷在水溶液中可能存在的复杂形态已经逐渐被报道,但大多研究还停留在对配离子的预测阶段。现有检测手段中,离子色谱、液相色谱-质谱、红外、拉曼等能够定性或半定量检测配离子,但成本较高,不能实时原位检测,而且仪器检测过程所涉及的稀释、离子化、光照射、加热等条件都可能改变溶液中砷的原有存在形态,所以急需一种简便有效的形态分析手段以预测含砷废水中的未知砷形态。
电化学方法能够用来分析砷在溶液中的电化学性质。电化学性质与物质的热力学、动力学、结构性能有着密切的联系,溶液中砷形态不同,对应的氧化还原行为和稳定性不同。以配离子等复杂形态存在的砷,其氧化或还原电位与以As(V)、As(III)各种形态存在时的氧化或还原电位不同。通过线性扫描伏安法检测废水中砷的氧化或还原电位,与同条件下对照体系的氧化或还原电位进行比较,可以预测废水中存在的未知砷形态。
发明内容
针对本领域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单快捷的砷形态预测方法,可以辅助元素分析,进一步判定废水中砷的形态。
实现本发明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电化学体系辅助判定废水中未知砷形态的方法,其步骤包括:
1)建立三电极体系
以金电极或铂电极为工作电极,玻碳电极为对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的三电极体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097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扇形段拆装专用拉伸器外套
- 下一篇:一种试条电极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