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动机冷却用防冻液的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708710.X | 申请日: | 2015-08-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979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 发明(设计)人: | 冷小冰;何锦波;詹五洲;常凌;陈建国;吴丹;陈增标;聂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C09K5/20 | 分类号: | C09K5/2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江侧燕 |
| 地址: | 528404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冷却 防冻液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冻液的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冷却用绿色环保、防腐蚀、无压力的防冻液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发动机用防冻液主要是由水、防冻剂及其它各种添加剂组成,具有冷却、防冻、防腐、防垢等作用,是汽车发动机工作必不可少的保护性的散热介质,对发动机的寿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直接影响汽车的使用寿命。
按基础液组分,现有汽车发动机用防冻液可以分为乙二醇型和丙二醇型两种类型防冻液。冷却液两种类型。现有冷却液冷却效果较好,成本极其低廉,且易降解,但是这些水系冷却介质长期工作时会产生水垢、气蚀、电化腐蚀等现象,并且还会形成“高压蒸气层”和“过热顶点”,同时由于热平衡能力较差,在重负荷情况下比较溶液导致引擎过热而产生“开锅”问题。
我国发动机用防冻液产品质量较低,中高端市场基本上被国外进口产品占据。同时,我国新型防冻液的研究起步较晚,相关技术发明专利很少。
另一方面,国外慢慢兴起发动机用油基防冻液,但是它们合成路线相当复杂,生产成本高,产品售价高昂。
因此,需要开发新的发动机冷却用防冻液的制备方法,使生产出的防冻液具有优异的性能,且制备方法简单、生产成本经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冷却用绿色环保、防腐蚀、无压力的防冻液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发动机冷却用防冻液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在不断搅拌的条件下,将植物油、供氢溶剂和脱氢催化剂投入反应釜,向反应釜中通入氢气直至压力达到2~5MPa,再升温至200~280℃,保温反应60~140min;
(2)步骤(1)的反应结束后,将反应得到的液体物料采用离心分离进行脱水;
(3)将步骤(2)脱水后得到的脱水物料投入反应釜,加入醇和碱性催化剂,升温至65~85℃,反应50~90min;
(4)步骤(3)的反应结束后,将反应得到的物料采用离心分离进行脱水,得到基础油;
(5)将纳米无机氧化物和基础油混合均匀,研磨至细度不大于2微米,得到防冻液。
更具体的说,本发明的一种发动机冷却用防冻液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在不断搅拌的条件下,将植物油、供氢溶剂和脱氢催化剂投入高压釜,向高压釜中缓慢通入氢气,待高压釜内空气排净后继续通入氢气,直至压力达到2~5MPa,再缓慢升温至200~280℃,保温反应60~140min;
(2)步骤(1)的反应结束后,待高压釜中的物料冷却至室温后出料,将反应得到的液体物料放入高速离心机中,以1000~3000rpm转速高速离心分离10~30min,待固液分层除去下层水相,得到脱水的液体物料;
(3)将步骤(2)脱水后得到的脱水物料投入反应釜,加入醇和碱性催化剂,升温至65~85℃,反应50~90min;
(4)步骤(3)的反应结束后,将反应得到的物料高速放入离心机中,以1000~3000rpm转速高速离心分离5~15min,待固液分层除去下层水相,得到基础油;
(5)将纳米无机氧化物和基础油充分搅拌混合均匀,放入研磨机中充分研磨至细度不大于2微米,得到防冻液。
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的供氢溶剂为正己烷、十二烷、四氢萘中的至少一种,其中,各优选物质组合使用时,可以以任意质量比例混合使用。
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的脱氢催化剂为铂、钯、铑、银、钌中的至少一种,其中,各优选物质组合使用时,可以以任意质量比例混合使用。
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的醇为甲醇、乙醇、丙醇、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中的至少一种,其中,各优选物质组合使用时,可以以任意质量比例混合使用。
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的碱性催化剂为NaOH、KOH、LiOH、Ca(OH)2、Mg(OH)2、Al(OH)3中的至少一种,其中,各优选物质组合使用时,可以以任意质量比例混合使用。
优选的,步骤(5)中所述的纳米无机氧化物为纳米氧化铝、纳米氧化钛、纳米氧化铈、纳米氧化锡、纳米氧化锌、纳米氧化镁、纳米氮化铝中的至少一种,其中,各优选物质组合使用时,可以以任意质量比例混合使用。
优选的,以植物油质量为基准,步骤(1)中所述的脱氢催化剂、植物油和供氢溶剂质量比m(脱氢催化剂):m(植物油):m(供氢溶剂)为0.001~0.01:1:0.5~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未经中山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087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植物油油基钻井液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防水级大豆蛋白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