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轮外倾角调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04979.0 | 申请日: | 2014-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004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左申傲;吕波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10 | 分类号: | B23P19/10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朱顺利 |
地址: | 241009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轮 外倾 调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领域,涉及一种汽车零部件装配调试技术,更具体的说设涉及一种车轮外倾角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车辆麦弗逊式悬架,车轮外倾角通常由设计设定,整车下线时若外倾角不合格,或车辆维修时更换减振器总成或制动器总成,出现车轮外倾角超出设定值,出现这些情况时,现有技术中往往是通过人工搬、撬等方法调整角度,费时费力,且无法保证精确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可实现便捷精确的调节车轮外倾角的调整装置,保证在组装或车辆维修时车轮外倾角的准确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所提供的这种车轮外倾角调整装置,包括平台板,制动器转向节平放定位于所述平台板上,所述平台板上设有支撑控制减振器高度及倾斜角度的减振器导向座,所述平台板上还设有压紧固定所述减振器的减振器固定装置。
为使上述技术方案更加详尽和具体,本发明还提供以下更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以获得满意的实用效果:
所述减振器导向座包括支撑座及设于所述支撑座下方的上支座,所述支撑座可转动连接所述上支座上,所述上支座下方设有调控支撑高度的高度调节杆。
所述支撑座一端通过铰接轴铰接于所述上支座上,另一端设有控制所述支撑座转动角度的顶升杆。
所述减振器导向座通过下支座连接于所述平台板上,所述高度调节杆设于所述下支座与上支座之间,所述下支座与上支座之间还设有支撑控制升降导向的伸缩杆。
所述减振器的一端通过紧固螺栓连接至所述制动器转向节上,另一端设有支撑限位所述减振器的减振器支座。
所述减振器支座包括支撑于所述减振器的活塞杆端部的定位套管及控制所述定位套管支撑高度的高度调节机构。
所述高度调节杆、高度调节机构及顶升杆为螺纹传动或液压传动或步进电机驱动实现升降控制。
所述定位套管设在滑块上,所述滑块置于滑套内带动所述定位套管移动。
所述平台板上设有放置所述制动器转向节的定位孔,所述制动器转向节对中所述定位孔的正上方设有压紧定位的转向节定位装置。
所述转向节定位装置包括铰接的立柱Ⅰ及压杆Ⅰ,所述压杆Ⅰ下端设有压紧块Ⅰ;所述减振器固定装置包括铰接的立柱Ⅱ及压杆Ⅱ,所述压杆Ⅱ下端设有压紧块Ⅱ。
本发明车轮外倾角调整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将制动器转向节与平台板压装贴合,减振器置于减振器导向座上,通过支撑座角度调整将减振器轴线与平台板夹角调整到设定值,调整减振器导向座高度,使得减振器外筒与导向座完全贴合;减振器另一端头通过减振器支座进一步辅助限位,根据主机厂给出的到轮辋配合面高度值确定;通过减振器固定装置,压紧固定减振器,紧固螺栓紧固制动器转向节与减振器,通过此装置限制制动器转向节与减振器相对位置,装配后的分总成装至整车后,即可达到合格车轮外倾角,本发明车轮外倾角调整装置可实现便捷精确的调节车轮外倾角,保证在组装或车辆维修时车轮外倾角的准确性,更加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发明车轮外倾角调整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减振器导向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减振器支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制动器转向节定位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减振器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平台板,2、转向节定位装置,21、立柱Ⅰ,22、压杆Ⅰ,23、压紧块Ⅰ,3、制动器转向节,4、紧固螺栓,5、减振器固定装置,51、立柱Ⅱ,52、压杆Ⅱ,53、压紧块Ⅱ,6、减振器导向座,61、下支座,62、伸缩杆,63、上支座,64、支撑座,65、高度调节杆,66、顶升杆,7、减振器,8、减振器支座,81、底座,82、支撑外罩,83、支撑板,84、高度调节机构,85、滑套,86、滑块,87、定位套管,88、调节手柄,9、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049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化组装系统
- 下一篇:一种气动拆装螺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