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发动机冷却风扇的扇叶转速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697713.8 | 申请日: | 2014-1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541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 发明(设计)人: | 朱亚伟;黄巨成;刘源;高靖宇;杨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商用车(安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P7/04 | 分类号: | F01P7/04;F04D27/00 |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马荣 |
| 地址: | 241009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发动机 冷却 风扇 转速 控制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发动机冷却风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冷却风扇的扇叶转速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冷却风扇调速方式主要有:1、电阻调速;2、电机内部调速;3、PMW无极调速。冷却风扇的调速需要ECU以及线束控制的配合才能实现,在新开发车型中,风扇的调速控制需综合考虑性能、成本、通用性等一系列因素,选择最适合新车型的控制方式。发动机水箱水温过高,会导致活塞、钢壁、气缸、曲轴等温度过高,机油变稀,失去润滑作用;发动机水箱水温过低会使发动机热转换效率变低,影响燃油经济性。要将发动机水温保持在60-80摄氏度较为适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汽车发动机冷却风扇的扇叶转速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以达到实时采集发动机水箱水温信号,智能控制冷却风扇的扇叶转速,保证水温相对稳定的目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发动机冷却风扇的扇叶转速控制系统,包括冷却风扇、控制冷却风扇电机的车载控制单元(ECU),所述的控制系统还包括设置在发动机水箱上的温度采集单元,所述的温度采集单元与车载控制单元ECU连接。
所述的车载控制单元ECU,用于根据温度采集单元采集的发动机水箱温度,控制冷却风扇电机转速,进而控制风扇的扇叶转速。
所述的温度采集单元采用温度传感器。
一种汽车发动机冷却风扇的扇叶转速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温度传感器采集发动机水箱温度,将信号传输到车载控制单元ECU,车载控制单元ECU处理该信号,根据发动机水箱温度控制冷却风扇的电机转速,进而控制冷却风扇的扇叶转速,当发动机水箱温度升高时,提高扇叶转速;当发动机水箱温度降低时,降低扇叶转速。
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和方法,具有以下优点:1、实时采集发动机水箱水温信号,智能控制冷却风扇的扇叶转速,保证水温相对稳定;2、优化风扇性能与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逻辑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中冷却风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冷却风扇电路中增加二极管将电机外部电阻调速改为电机内部调速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中,1、温度采集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汽车发动机冷却风扇的扇叶转速控制系统,包括冷却风扇、控制冷却风扇电机的车载控制单元ECU,控制系统还包括设置在发动机水箱上的温度采集单元1,温度采集单元1与车载控制单元ECU连接。车载控制单元ECU,用于根据温度采集单元1采集的发动机水箱温度,控制冷却风扇电机转速,进而控制风扇的扇叶转速。温度采集单元1采用温度传感器。
一种汽车发动机冷却风扇的扇叶转速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温度传感器采集发动机水箱温度,将信号传输到车载控制单元ECU,车载控制单元ECU处理该信号,根据发动机水箱温度控制冷却风扇的电机转速,进而控制冷却风扇的扇叶转速,当发动机水箱温度升高时,提高扇叶转速;当发动机水箱温度降低时,降低扇叶转速。
如图3所示,也可以通过在风扇电路中增加二极管,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特性将风扇调速控制由原来的外部电阻调速更改为电机内部调速,当棕线和红白线接通时为低速;当棕线和红黑线接通时为高速。与原来外部电阻调速控制原理一样,不需要更改ECU控制策略以及前舱线束,就达到了优化风扇性能与降低成本的目的。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商用车(安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商用车(安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977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涡轮增压器轴流涡轮断裂的防护装置
- 下一篇:废气引射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