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垂线偏差补偿的高精度姿态修正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97203.0 | 申请日: | 2014-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5949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王省书;朱靖;战德军;戴东凯;秦石乔;黄宗升;郑佳兴;熊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C25/00 | 分类号: | G01C25/00;G01C21/16;G01S19/23;G01S19/47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43008 | 代理人: | 赵洪,周长清 |
地址: | 410073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砚瓦池正街47***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垂线 偏差 补偿 高精度 姿态 修正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到组合导航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基于惯性导航系统(INS)与全球定位系统(GPS)组合的用于姿态修正的高精度重力修正和补偿方法。
背景技术
重力扰动是高精度惯性导航系统中主要的误差源,重力扰动的补偿一直是高精度导航系统中重要的研究方向。重力扰动补偿的精度、实时性影响着导航系统的精度。高精度姿态测量系统主要受重力扰动水平分量(对应为垂线偏差)的影响,对垂线偏差(DOV)进行补偿将减少水平加速度误差与姿态解算通道的耦合,因此垂线偏差的补偿精度与实时性对姿态测量系统影响尤为明显。
目前,常用的重力扰动补偿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三种:绝对重力传感器实测补偿法、重力扰动建模补偿法、直接做差法。
绝对重力传感器实测补偿(参见海工大金际航等人2013年发表于CIAC会议的论文Accuracy Improvement of Ship’s Inertial System by Deflections of the Vertical Based Gravity Gradiometer),即利用绝对传感器实时测量重力扰动来对惯导系统进行补偿,实时性好,但精度会受到地形和其他客观因素的影响,且测量垂线偏差需要专用设备。
重力扰动建模补偿(参见J.K.Kwon等人2002年发表于Geophysics第67期的论文The effect of stochastic gravity models in airborne vector gravimetry),理论上可获得重力扰动的最优估计,但重力扰动模型的建模工作较为复杂,在未勘测地区精度有限。
直接做差法(参见K.P.Schwarz2006年发表的论文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position and gravity from INS/DGPS),即利用DGPS输出的加速度与INS加速度做差估计重力扰动,其最大的技术瓶颈在于高精度水平姿态基准获取困难,测量精度有限(参见K.P.Schwarz等人2001年发表的论文Estimating the gravity disturbance vector from airborne gravimetry)。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房建成等在2014年IEEE远程传感与遥感杂志第8期发表论文An Accurate Gravity Compensation Method for High-Accuracy Airborne POS,提出一种直接做差-建模方法(DD-M),将直接做差法和建模法相结合,先用直接做差法得到有限精度的重力扰动数据,在此基础上用时间序列分析法得到重力扰动分布,建立较高精度的重力扰动模型。最后将获得的重力扰动数据代入INS/GPS系统进行解算,以此来提高系统位置和姿态精度。该方法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系统精度,但直接做差和建模的精度有限,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垂线偏差测量精度的问题,导致补偿效果有限。
另有从业者在中国专利201410305314.2中提出了一种“基于INS/GPS组合的垂线偏差动态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其采用的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包括惯性导航系统1、GPS天线2、GPS接收机3及第一数据处理计算机4,用来对数据处理计算机5进行检测。它利用INS/GPS姿态测量系统中的激光陀螺组合体(LGU)与GPS构建LGU/GPS姿态测量子系统,其输出的姿态和INS/GPS姿态测量系统输出的姿态求差,进而计算垂线偏差。最后修正垂线偏差测量值中的跳变误差,并利用全球重力模型数据修正垂线偏差测量值中的低频误差。该方法利用SINS中的LGU进行姿态解算,提供一个不与垂线偏差耦合的姿态基准,用于观测SINS/GNSS组合导航的姿态误差,并建立观测方程。通过对LGU的姿态测量误差和垂线偏差扰动量的建模,在频域上实现LGU姿态误差与垂线偏差扰动量的解耦,最终利用Kalman滤波估计得到垂线偏差扰动的最优估计值。该装置能够实现垂线偏差的动态测量,并具有鲁棒性强,能够有效抑制惯性器件误差,不依赖于差分GPS,应用范围广等优点。
但是,由于该方案是针对垂线偏差测量的应用,对实时性要求不高。为提高测量精度,方案中测量点处的垂线偏差需要通过测量点前、后各一段时间的数据进行估计,当前时刻的垂线偏差由于数据量不足会导致估计精度相对较低,直接利用当前输出的垂线偏差进行补偿对系统精度的提高较为有限。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972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