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负压辅助除霜除雾系统和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686804.1 | 申请日: | 2014-1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771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 发明(设计)人: | 邓爱国;吴成明;杨国斌;冯擎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S1/54 | 分类号: | B60S1/5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汇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1 | 代理人: | 郭海彬;范晓斌 |
| 地址: | 317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辅助 除霜 系统 方法 | ||
1.一种负压辅助除霜除雾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抽风模块,设置在车内前挡风玻璃的上端;
前抽风管路,第一端连通所述前抽风模块,第二端连通发动机进气管,通过所述发动机进气管的负压为所述前抽风模块提供抽风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抽风模块与除霜除雾模式下的空调出风口对应设置,在所述车内前挡风玻璃上形成空气对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抽风模块包括:
多个均衡分布在所述前挡风玻璃的上端的抽风口;
负压管路接口,连接所述前抽风管路的所述第一端;
每个所述抽风口通过对应的通路连通至所述负压管路接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抽风管路的所述第二端设置有百叶窗结构,在所述发动机进气管有负压的条件下,所述百叶窗结构打开;在所述发动机进气管没有负压的条件下,所述百叶窗结构在弹性装置作用下关闭,从而封闭所述前抽风管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控制单元,用于:在空调开启到所述除霜除雾模式的条件下,打开所述百叶窗结构;在空调未开启到所述除霜除雾模式的条件下,关闭所述百叶窗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后抽风模块,设置在车内后挡风玻璃的上端;
后抽风管路,连通所述后抽风模块和所述发动机进气管,通过所述发动机进气管的负压为所述后抽风模块提供抽风动力。
7.一种负压辅助除霜除雾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车内前挡风玻璃的上端设置前抽风模块;
通过前抽风管路,连通所述前抽风模块和发动机进气管,通过所述发动机进气管的负压为所述前抽风模块提供抽风动力。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通过在所述前抽风模块设置多个均衡分布在所述前挡风玻璃的上端的抽风口,并且每个所述抽风口设置对应的通路,使得抽风气流在所述前挡风玻璃上均衡分布。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车内后挡风玻璃的上端设置后抽风模块;
通过后抽风管路,连通所述后抽风模块和发动机进气管,通过所述发动机进气管的负压为所述后抽风模块提供抽风动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8680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式制砖平台
- 下一篇:一种新型预制箱梁模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