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显示装置及其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86226.1 | 申请日: | 2014-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0904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龙浩;阳光;张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2 | 分类号: | G09G3/3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宝筠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显示装置 及其 驱动 电路 方法 | ||
1.一种显示装置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扫描晶体管、驱动晶体管、存储电容以及光电流检测装置;
所述扫描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扫描信号,其源极连接数据信号;
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扫描晶体管的漏极,其漏极连接电压源,其源极通过发光二极管接地,其中,所述发光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源极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的阴极接地;
所述存储电容的一个极板连接所述电压源,另一个极板连接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
所述光电流检测装置与所述扫描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光电流检测装置用于在所述扫描晶体管断开后获取所述扫描晶体管因感测所述发光二极管发射光而产生的光电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晶体管为底栅型TFT;
其中,所述底栅型TFT的源极电极以及漏极电极均为透明电极;所述底栅型TFT的漏极以及源极朝向所述发光二极管设置,用于获取所述发光二极管的发射光,所述底栅型TFT的栅极背离所述发光二极管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电极为ITO电极、或纳米银电极、或石墨烯电极、或金属网格电极、或碳纳米管电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晶体管为顶栅型TFT;
其中,所述顶栅型TFT的源极以及漏极朝向所述发光二极管设置,用于获取所述发光二极管的发射光,所述顶栅型TFT的栅极背离所述发光二极管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晶体管的栅极与源极采用非晶硅材料或是低温多晶硅材料制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为有机发光二极管或是无机发光二极管。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晶体管与所述驱动晶体管均为PMOS管。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晶体管与所述驱动晶体管均为NMOS管。
9.一种驱动方法,用于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为所述扫描晶体管的栅极提供第一电平的扫描信号,控制所述扫描晶体管以及所述驱动晶体管导通,从而使得所述存储电容充电以及所述发光二极管发光;
为所述扫描晶体管的栅极提供第二电平的扫描信号,控制所述扫描晶体管断开,通过所述存储电容放电保持所述驱动晶体管导通,从而使得所述发光二极管持续发光;
在所述扫描晶体管断开后,通过所述光电流检测装置获取所述扫描晶体管因感测所述发光二极管发射光而产生的光电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晶体管与所述驱动晶体管均为NMOS管,所述为所述扫描晶体管的栅极提供第一电平的扫描信号是:为所述扫描晶体管的栅极提供大于所述NMOS晶体管栅极导通阈值电压的扫描信号。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晶体管与所述驱动晶体管均为PMOS管,所述为所述扫描晶体管的栅极提供第一电平的扫描信号是:为所述扫描晶体管的栅极提供小于所述PMOS晶体管栅极导通阈值电压的扫描信号。
12.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像素单元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像素单元的驱动电路;
其中,所述驱动电路为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驱动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想(北京)有限公司,未经联想(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8622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像素补偿电路及AMOLED显示装置
- 下一篇:显示面板检测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