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氨酯类医用可吸收缝合线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684005.0 | 申请日: | 2014-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919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徐勤霞;李苏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贝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17/10 | 分类号: | A61L17/10;A61L17/08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501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氨酯 医用 吸收 缝合线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 一种聚氨酯类医用可吸收缝合线,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聚氨酯40~50份,聚乳酸20~25份,水母胶原10~15份,川穹多糖1~5份,甘油1~3份,交联剂3~5份,稳定剂1~3份及抗菌剂2~4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类医用可吸收缝合线,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聚氨酯43~46份,聚乳酸22~24份,水母胶原12~14份,川穹多糖2~4份,甘油2份,交联剂4份,稳定剂2份及抗菌剂3份。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类医用可吸收缝合线,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聚氨酯44份,聚乳酸23份,水母胶原13份,川穹多糖3份,甘油2份,交联剂4份,稳定剂2份及抗菌剂3份。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类医用可吸收缝合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为6-硫酸软骨素。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类医用可吸收缝合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剂为柠檬酸。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类医用可吸收缝合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剂为蓖麻油或茶树油。
7. 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类医用可吸收缝合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按重量份称取各组分;
(2)将各组分加入反应釜中,加热至120~140℃,在1000~1500r/min的转速下不断搅拌,共混2~3h,得到共混物;
(3)将步骤(2)制得的共混物送入双螺杆挤出机,挤出温度240~260℃,螺杆转速38~56Hz,双螺杆挤出样条经水冷、风干、切粒,得到母粒;
(4)将步骤(3)制得的母粒加热至140~160℃使其融化,脱泡,通过孔径为1~20mm喷丝板,形成初级纤维,再将初级纤维在20~40℃的水浴中二次拉伸,即得不同规格的聚氨酯类医用可吸收缝合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贝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贝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8400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