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干扰屏蔽通信拖链电缆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683188.4 | 申请日: | 2014-1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550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 发明(设计)人: | 黄冬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联嘉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7/04 | 分类号: | H01B7/04;H01B7/17;H01B7/18;H01B7/02;H01B13/0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蔡晓红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干扰 屏蔽 通信 电缆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抗干扰屏蔽通信拖链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缆内芯(1), 及由内到外依次包覆在所述电缆内芯(1)外的第一隔离层(2)、内护层(3)、 编织层(4)、第二隔离层(5)和外护层(6);所述电缆内芯(1)由多根 绝缘芯线(10)绞合而成,所述绝缘芯线(10)包括导体组(11)及包覆在 所述导体组(11)外的绝缘层(12);所述导体组(11)由多根导体(13) 纽绞形成,所述导体(13)由多根铜丝(14)束绞而成,所述铜丝(14)的 单丝直径小于0.18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干扰屏蔽通信拖链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 铜丝(14)的单丝直径小于0.16mm,所述铜丝(14)的单丝伸长率大于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干扰屏蔽通信拖链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 多根铜丝(14)的束绞绞合方向为左向,所述多根导体(13)的绞合方向与 所述多根铜丝(14)的绞合方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干扰屏蔽通信拖链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 第一隔离层(2)和所述第二隔离层(5)均由棉纸材料绕包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干扰屏蔽通信拖链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 第一隔离层(2)的厚度为0.03mm~0.08mm,所述第二隔离层(5)的厚度为 0.03mm~0.1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干扰屏蔽通信拖链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 编织层(4)由镀锡铜丝编织而成,所述镀锡铜丝的直径为0.08~0.15mm,所 述镀锡铜丝的编织密度大于8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干扰屏蔽通信拖链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 外护层(6)的厚度为0.6mm~1mm,所述内护层(3)的厚度为0.5mm~0.8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干扰屏蔽通信拖链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 绝缘层(12)、所述内护层(3)和所述外护层(6)均由丁腈聚氯乙烯复合 材料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抗干扰屏蔽通信拖链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 丁腈聚氯乙烯复合材料按质量份数包括:丁腈橡胶20~40份、聚氯乙烯 75~95份、氧化锌2~7份、防老剂RD1~2份、硬脂酸2~5份、陶土15~45份 和邻苯二甲酸二辛脂15~45份。
10.一种抗干扰屏蔽通信拖链电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 步骤:
S1、导体制备:将导体材料经拉丝、绞合后,得到导体组(11);
S2、挤包绝缘层:采用挤压式模具在所述导体组(11)外包覆由丁腈聚 氯乙烯复合材料制得的绝缘层(12)得到绝缘芯线(10);
S3、绕包第一隔离层:将多根所述绝缘芯线(10)绞合得到电缆内芯(1), 将第一隔离层(2)均匀包覆在所述电缆内芯(1)外,所述第一隔离层(2) 由棉纸材料绕包而成;
S4、挤包内护层:采用挤压的方式将由丁腈聚氯乙烯复合材料制得的内 护层(3)均匀包覆在所述第一隔离层(2)外;
S5、挤包编织层:将由镀锡铜丝编织而成编织层(4)均匀包覆在所述内 护层(3)外;
S6、绕包第二隔离层:将第二隔离层(5)均匀包覆在所述编织层(4) 外,所述第二隔离层(5)由棉纸材料绕包而成;
S7、挤包外护层:采用挤压的方式将由丁腈聚氯乙烯复合材料制得的外 护层(6)均匀包覆在所述第二隔离层(5)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联嘉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联嘉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8318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三槽骨架的电缆
- 下一篇:风机专用电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