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宽频高提取率的LED芯片结构及其设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78856.4 | 申请日: | 2014-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622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发明(设计)人: | 蒋寻涯;方海闻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33/00 | 分类号: | H01L33/00;H01L33/50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陆飞;盛志范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宽频 提取 led 芯片 结构 及其 设计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LED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宽频高提取率的LED芯片结构及其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伴随半导体技术的飞速发展,LED作为一种新型固态能源(SSL),具有能耗低,驱动电压低,稳定适用性强,无污染,便于调光调色,寿命长等众多优点,使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比如照明,医疗,以及可见光通信领域,尤其在白光照明领域,已经逐步开始取代传统光源。
由于发光效率不高,导致单位流明的成本难以降低,这已成为影响LED发展的瓶颈。进一步提高LED的发光效率已经成为炙手可热的问题。随着衬底技术的不断进步,晶格质量大幅度提升,辐射复合得到了显著提高,LED的内量子效率已经完全可以做到90%以上,但是,其外量子效率很低,一般在5%左右,LED 出光效率低主要原因是:LED 有源层的半导体材料折射率比空气的折射率高,光在LED 介质与空气的界面会发生全反射,除光锥以内的大部分光不仅不能从LED 中发射出来,而且被金属触点、基底或有源层吸收,或者引起电子与空穴的非辐射复合,导致出光效率受到很大的限制,进而使芯片温度急剧升高,导致led光衰,色漂移和寿命减短等负面影响。
为了提高出光效率,人们采用了各种方法,比如倒金字塔结构,在蓝宝石底层生长布拉格反射层(DBR),透明电极(ITO),表面粗化等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出光率,但是未能实现宽频范围都具有高的出光率而且在460nm左右蓝光波段未能取得非常好的提取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出光率高的LED芯片结构及其设计方法。
为了提高出光率,且在宽频都具有高的出光率,本发明设计出一种简单的锥形光子晶体结构LED,通过时域有限差分法建立LED模型进行计算,然后进行参数优化,选择合适的结构参数能够在宽频范围内提高出光率。具体说来,本发明设计的LED芯片结构,其自下而上依次为:DBR反射层1,蓝宝石衬底2,缓冲层3,n型半导体层4,MQW(多量子阱层)5,p型半导体层6,如图1所示。其中,p型半导体层6中设计了正方晶格的锥形光子晶体阵列。
本发明提出的宽频高出光率LED结构设计方法,具体步骤为:
(1)在时域有限差分方法的基础上,利用FDTD软件构建一个带有锥形光子晶体结构的LED模型,包括在p型半导体层上设计正方晶格的锥形光子晶体阵列;
(2)基于时域有限差分法计算光在LED结构里面的演化,通过记录出射的光强,得到最终的光提取率;
(3)通过对锥形光子晶体结构参数,包括锥底半径d,锥高h,正方晶格常数a等进行优化,实现不同可见光频段或者工程所需要的频段都有高的光提取率。
实验表明,锥形光子晶体结构中,直径在500±20nm,高度在300±10nm,正方晶格常数在400±25nm,(锥高/直径)β在0.5~0.7范围内,LED均有高的光提取率。
结果显示 ,LED上表面出光率相对于普通LED大约提高7倍以上,蓝光频段可达14倍;而且该结构简单,很容易通过现在的纳米压印或者化学蚀刻技术实现。如今绝大部分白光照明都是460nm蓝光芯片加黄色荧光粉合成,利用该结构通过优化后可使光提取率达到14倍。
本发明可广泛用于现在主流的蓝光芯片+黄色荧光粉的白光照明LED芯片领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LED结构示意图。
图2为LED结构中P型半导体层所采用的锥形光子晶体(侧视)示意图。 注:锥形结构与p型半导体层材料完全一致,黑色只是为了突出该结构。
图3为LED结构中P型半导体层所采用的锥形光子晶体(俯视)局部示意图。
图4为结构优化后的光子晶体LED与无光子晶体结构LED提取率相比增强的倍数图。由图可以看出在取锥形光子晶体直径500nm,锥高300nm的时候,该结构在可见光波段都有较高的提取率提升,尤其在460nm波段附近,效果非常显著,相对于一般LED,提高了14倍左右。
图中标号: 1-DBR反射层,2-蓝宝石衬底,3-缓冲层,4-n型半导体层,5-MQW(多量子阱层),6-p型半导体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技术方案详细叙述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7885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