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产谷氨酰胺的发酵生产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678732.6 | 申请日: | 2014-1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040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 发明(设计)人: | 岳贵龙;孙朝阳;徐晓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巨龙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P13/14 | 分类号: | C12P13/14;C12R1/15 |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时国珍 |
| 地址: | 4675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产 谷氨酰胺 发酵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发酵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产谷氨酰胺的发酵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L-谷氨酰胺是人体条件必需性氨基酸,有提高人体免疫力,对脑机能和胃肠道功能的发挥有明显促进作用等特殊功效。目前在食品保健、饲料添加剂、医药卫生等领域有较广泛的应用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谷氨酰胺主要采用工业微生物发酵的方法进行生产,目前我国真正实现工业化生产L-谷氨酰胺的企业很少,菌株产酸水平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有较大差距。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高产谷氨酰胺的发酵生产方法,该方法原料成本低、控制易于实现,发酵产酸高,平均产酸高达79.8g/L。
本发明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产谷氨酰胺的发酵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先采用生产谷氨酰胺的菌种进行种子培养,在培养过程的7-9h控制风量和转速使溶氧降低至15-20%,培养结束得到菌种,备用;
步骤二、按照10-15%的接种量将步骤一得到的菌种接种到发酵培养基中,发酵开始2-5h后,控制发酵培养基的葡萄糖含量为0.5-1.5%,在发酵过程的6-10h内流加培养基重量1-1.5%的(NH4)2SO4,10h后停止流加,发酵过程的前30h控制温度为33-35℃,30h后发酵罐内平均温度升高0.8-1.2℃,当发酵培养至OD值接近最高值时,调节pH值为5.6-6.0,降低溶氧至10-15%;
所述的发酵培养基中,除水外以下营养成分的按照质量百分数计含有分别为葡萄糖3-7%、玉米浆1-3%、NH4Cl2-4%、KH2PO40.2-0.4%、MgSO40.08-0.2%、和KCl0.1-0.2%,按照每升发酵培养基中还含有计,以下营养成分的添加量分别为酵母粉1-1.5g/L、FeSO410-20mg/L、CuSO42-10mg/L、和硫胺素1-10mg/L;所述的发酵培养基中还添加有质量百分数为0.1-0.2%的抑制剂,以及谷氨酰胺合成酶的激活剂;
步骤三、发酵结束后,从发酵液中提取、精制谷氨酰胺,即完成高产谷氨酰胺的发酵生产。
所述的抑制剂为柠檬酸。
所述的谷氨酰胺合成酶的激活剂由MnCl2和ZnSO4组成,添加量分别为MnCl250-150mg/L和ZnSO410-80mg/L。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谷氨酰胺的发酵生产方法首次将EMP途径的代谢流与谷氨酰胺的代谢流统筹考虑,通过抑制EMP循环,减少丙氨酸、乙酸等杂酸产生,减少碳架损耗,同时增强HMP途径以提供足量的还原力,增强谷氨酰胺合成的代谢流,从而达到提高产酸、降低成本的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发酵方法可达到平均产酸79.8g/L。
本发明在谷氨酰胺的培养过程中,通过调节发酵液pH、增加酶的激活剂,来综合提高谷氨酰胺合成酶的活性,抑制谷氨酸脱氢酶和谷氨酸合成酶活性。底料中NH4Cl含量较低,形成氮饥饿,6-10h后再流加(NH4)2SO4提供充足铵根离子以便于谷氨酰胺合成,避免初始铵离子浓度过高抑制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同时提高氯离子含量能够增加谷氨酸泌出细胞外的难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高产谷氨酰胺的发酵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先采用生产谷氨酰胺的菌种进行种子培养,在培养过程的7-9h控制风量和转速使溶氧降低至15-20%,培养结束得到菌种,备用;
步骤二、按照10-15%的接种量将步骤一得到的菌种接种到发酵培养基中,发酵开始2-5h后,控制发酵培养基的葡萄糖含量为0.5-1.5%,在发酵过程的6-10h内流加培养基重量1-1.5%的(NH4)2SO4,10h后停止流加,发酵过程的前30h控制温度为33-35℃,30h后发酵罐内平均温度升高0.8-1.2℃,当发酵培养至OD值接近最高值时,调节pH值为5.6-6.0,降低溶氧至10-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巨龙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巨龙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787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