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清真香辣酱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674459.X | 申请日: | 2014-1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232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 发明(设计)人: | 王占河;刘登富;杨正苍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夏红山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L1/24 | 分类号: | A23L1/2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751100 宁夏回族***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清真 辣酱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清真香辣酱,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鲜辣椒酱30-300、食用植物油30-100、豆瓣酱10-100、小米椒5-50、豆腐丁10-50、食用菌10-20、枸杞浓缩汁1-10、红枣浓缩汁2-5、酱油2-40、生姜5-50、大蒜3-50、食盐2-5、香辛料0.2-5、食用菌粉1-3;
所述豆腐丁由如下方法制备:
豆腐切为0.5-0.7cm的丁,将豆腐2-3倍重量的水加热至沸,加入以水重量计10%的食盐,放入豆腐丁,漂烫5-6min,转速750r/min下离心2-5min,脱去表面水分,真空微波膨化,微波功率20-30W,真空度30-60KPa,时间2-5min;
棕榈油升温至180-210℃,加入豆腐丁油炸至表面金黄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真香辣酱,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用植物油由如下方法制备:
①洋葱、生姜分别制浆,打入浸提槽;
②食用植物油升温至160℃,加入以植物油质量计5-15%的绿茶保持5-20s,滤去绿茶,将油泵入浸提槽,保持温度不低于120℃,浸提12-18h,过滤;
所述食用植物油与生姜、洋葱的重量份数比为:食用植物油:生姜:洋葱=50-100:6-15:10-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真香辣酱,其特征在于,所述鲜辣椒酱由如下方法制备:
原料处理:
①拣选去杂:选择成熟度良好的新鲜辣椒,去除辣椒梗、叶及混入的草叶等杂物;
②清洗、沥水:清洗后,网板沥水至表面无水珠滴下;
③去把、去蒂、切分为玉米粒大小,加入辣椒质量2-3倍的软水,打浆机打为辣椒浆;
调配:加入辣椒浆重量5-6%的盐、0.1-0.5%的调料混合均匀;所述调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香叶0.1份、花椒0.5份、胡椒0.2份、八角0.3份、桂皮0.3份、草蔻0.2份;
发酵:采用植物乳杆菌与乳酸菌混合发酵;
(1)加入菌液,密封;
(2)控制温度在36-40℃进行12-15小时的前期发酵,随后控制温度在37-38℃进行30-40小时后发酵;整个发酵期间容器密封,发酵结束后杀菌密封待用;
所述菌种合适添加量为:乳酸菌1-2%,植物乳杆菌1-2%,以辣椒浆重量为基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真香辣酱,其特征在于,所述豆瓣酱由如下方法制备:
⑴原料处理:蚕豆拣选、去杂、破片,得豆瓣片;
⑵浸泡润水:加入豆瓣片1-3倍的水,温度保持在25℃以下,至豆瓣膨胀,表面紧致光滑,无皱缩,沥干备用;
⑶制曲
以豆瓣质量计接入0.1-0.4%的毛霉和AS 3.042米曲霉的混合菌种,混合均匀,置于通风的盘中,平铺厚度为2-4cm,25-28℃,湿度40-50%rh,培养4-6天;所述混合菌种比例为:毛霉:米曲霉=1-3:1;
⑷日晒
将制好的曲搓散,充分日晒至内部干透,拌油,油的用量为使豆瓣表面浸润即可,继续日晒,并拌油至少两次,晒至豆瓣油润红亮;
⑸发酵
糯米加6-10倍水,以糯米质量计,加入20-30%的食盐,1-2%的花椒,熬煮浓缩至体积为原体积的一半,得糯米粥,迅速冷却至常温;
将豆瓣、糯米粥、辣椒酱按比例混合均匀,盖好口,晒露3-6个月,每周翻酱3-5次;所述豆瓣:糯米粥:辣椒酱=2-3:1-3: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真香辣酱,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用菌粉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羊肚菌:花菇:牛肝菌=1:2:1;
所述食用菌粉制备方法如下:
羊肚菌、花菇、牛肝菌用粉碎机粉碎后,加入食用菌总重量8-15倍的水混合,添加纤维素酶和蛋白酶复合进行酶解,加酶量以食用菌质量计为0.2-0.5%,温度55-60℃,pH5-7,酶解时间2-5小时,酶解液过滤,进行真空浓缩,条件为:真空度84.2-85.5KPa,之后真空干燥获得食用菌粉;
所述纤维素酶和蛋白酶的质量比例为1-2:2-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夏红山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夏红山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7445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信息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制备氧化锌纳米棒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