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N-芳基二苯并氧氮杂环辛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640675.2 | 申请日: | 2014-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708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25 |
发明(设计)人: | 张恩生;邹永;徐田龙;王德建;魏文;陈爱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院广州化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67/22 | 分类号: | C07D267/2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付晔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芳基二苯 氧氮杂环 辛酮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N-芳基二苯并氧氮杂环辛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12-芳基-7,12-(2H)-二苯并[b,e][1,4]氧氮杂环辛-6-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二苯并氮杂环酮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相关结构类型广泛存在于药物及生物活性分子之中。例如:哌仑西平为选择性抗胆碱药,可阻断胆碱受体,减少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并能解除平滑肌的痉挛与痛感,临床主要用于冶疗急慢性胃和十二指肠溃疡(J.Am.Chem.Soc.,2011,133,14228-14231)。奥卡西平及其体内代谢衍生物均具有抗惊活性,对于小儿癫痫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合成化学,2004,12(6):544-544)。
目前,已报道的二苯并氮杂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有:(1)邻卤代的芳基酰卤与邻氨基酚通过碱催化的脱卤化氢反应制备二苯并氧氮杂卓酮类化合物(ACS Med.Chem.Lett.,2010,1,411-415),但该方法采用活性酰卤进行缩合反应,反应条件较为苛刻。(2)水杨酰胺类化合物与芳基邻二卤代物通过smiles重排制备二苯并氧氮杂卓酮类化合物(ACS Comb.Sci.2011,13,547-553),但该方法的反应底物适用性较窄。但是,12-芳基-7,12-(2H)-二苯并[b,e][1,4]氧氮杂环辛-6-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均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填补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空白,提供一种操作简单、反应时间短、产率高的12-芳基-7,12-(2H)-二苯并[b,e][1,4]氧氮杂环辛-6-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12-芳基-7,12-(2H)-二苯并[b,e][1,4]氧氮杂环辛-6-酮类化合物,结构式为:
其中,取代基R1,R2包括但不限于:H、CH3、F、Cl、Br、NO2。
上述12-芳基-7,12-(2H)-二苯并[b,e][1,4]氧氮杂环辛-6-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将N-芳基邻氨基酚类化合物(式1)与邻卤代苯乙酸类化合物(式2)在有机溶剂、催化剂1及碱存在下,在微波条件下发生缩合反应,反应完毕,冷却后过滤,将滤液倒入大量冰水中,用稀盐酸酸化,迅速搅拌,析出固体,抽滤,干燥得到三芳胺中间体(式3);
(2)所述三芳胺中间体(式3)在溶剂、催化剂2及碱存在下,发生分子内酯化反应,环合得到12-芳基-7,12-(2H)-二苯并[b,e][1,4]氧氮杂环辛-6-酮类化合物(式4)。
式1、2、3、4中,取代基R1,R2包括但不限于:H、CH3、F、Cl、Br、NO2;取代基X为卤原子。
步骤1中,N-芳基邻氨基酚类化合物与邻卤代苯乙酸类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0:(0.9~1.1),优选摩尔比为1.0:1.0。
步骤1中,N-芳基邻氨基酚类化合物与催化剂1的摩尔比为1.00:(0.10~ 1.00),优选摩尔比为1.00:0.20。
步骤1中,所述碱为碳酸钾、碳酸钠、碳酸铯或三乙胺,优选碳酸钾;碱与N-芳基邻氨基酚类化合物的摩尔比为(2.0~6.0):1.0,优选摩尔比为3.0:1.0
步骤2中,所述碱为碳酸钾、碳酸钠、碳酸铯或三乙胺,优选三乙胺;碱与N-芳基邻氨基酚类化合物的摩尔比为(2.0~6.0):1.0,优选摩尔比为3.0:1.0。
N-芳基邻氨基酚类化合物与催化剂2的摩尔比为1.0:(0.5~1.5),优选摩尔比为1.0:1.0。
步骤1中,所述有机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优选N,N-二甲基甲酰胺。步骤2所述溶剂为氯仿、二氯甲烷;优选二氯甲烷。
所述催化剂1为硝酸铜、硫酸铜或氧化亚铜,优选氧化亚铜。
所述催化剂2为三光气。
步骤1中,所述微波条件的温度为100-160℃,优选温度为120-160℃;所述缩合反应的时间为5~15min,优选反应时间为5~10min。
步骤2中,所述分子内酯化反应的温度为0~60℃,优选温度为20-4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院广州化学有限公司,未经中科院广州化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406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