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摩托车尾灯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640641.3 | 申请日: | 2014-1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901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 发明(设计)人: | 郑永国;余君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鄞州雅佳达车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1S8/10 | 分类号: | F21S8/10;F21V15/02;F21V3/00;F21V7/10;F21V17/10;F21W101/027;F21W101/14 |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盛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43 | 代理人: | 张向飞 |
| 地址: | 31517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摩托车 尾灯 | ||
1.一种摩托车尾灯,包括灯壳、灯盖以及安装在灯壳与灯盖之间的发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盖插固在灯壳上,所述发光组件包括反光罩、设置在反光罩背部的至少两行主发光光源以及分列在反光罩两侧的两列次发光光源,所述反光罩插固在灯壳上,在反光罩的内部设有至少两行反光单元;其中,所述灯壳由复合材料制成,所述复合材料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数成分组成:PC:50-80份,ABS:50-70份,改性玄武岩纤维:5-20份,EVA-g-MAH:3-15份,纳米碳酸钙:1-10份,滑石粉:5-10份,阻燃剂:3-15份,抗氧剂:0.5-3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尾灯,其特征在于,灯壳复合材料中所述滑石粉的粒度为3-6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尾灯,其特征在于,灯壳复合材料还包括润滑剂、着色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尾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壳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按权利要求1中所述灯壳复合材料的组成成分及其重量分数称取原料,将PC在110-120℃下干燥6-8h,ABS在90-100℃下干燥4-6h,滑石粉在90-110℃下干燥3-5h,其余原料在110-130℃干燥3-5h;
S2、将上述干燥后的原料混合均匀并添加到注塑机的料筒中,在170-190℃下加热熔化成胶状体;
S3、将胶状体以注射压力为90-120MPa慢速注入到灯壳模具中,模具的温度为80-90℃;
S4、当注塑满模具后,对模具内的胶状体进行保压,保压压力为注射压力的40-50%,最后冷却得摩托车尾灯中的灯壳成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尾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罩包括弧形顶板、弧形底板以及两侧板,在弧形顶板与弧形底板之间设有弧形隔板,所述弧形顶板、弧形底板以及弧形隔板间隔平行设置,每个侧板均依次连接弧形顶板、弧形隔板以及弧形底板,所述弧形隔板远离灯壳的一端反向弯折延伸形成弧形连接板,所述弧形隔板面朝灯壳的一端通过第一反光单元与弧形顶板面朝灯壳的一端相连,所述弧形连接板面朝灯壳的一端通过第二反光单元与弧形底板面朝灯壳的一端相连,所述弧形顶板、弧形隔板、第一反光单元以及两侧板合围形成第一反射槽,所述弧形连接板、弧形底板、第二反光单元以及两侧板合围形成第二反射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摩托车尾灯,其特征在于,在弧形隔板上开设有若干第一通孔,所述弧形连接板上开设有若干第二通孔,所述弧形隔板与弧形连接板平行设置且两者之间形成有安装槽,在安装槽内插设有光源固定板,所述光源固定板面朝弧形隔板的一侧固连有与第一通孔一一对应的若干第一主发光光源,远离弧形隔板的一侧固连有与第二通孔一一对应的若干第二主发光光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摩托车尾灯,其特征在于,两个侧板上分别设置有一列均匀分布的凸耳,每个凸耳上均开设有第三通孔,每个第三通孔内均插固有光源固定块,每个光源固定块上均固连有次发光光源且每个光源固定块上均开设有方形孔,每个侧板上均固设有与方形孔一一对应的凸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摩托车尾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光单元、第二反光单元分别沿反光罩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反光单元由若干第一弧形反光片构成,所述第二反光单元由若干第二弧形反光片构成,各第一主发光光源与各第一弧形反光片一一对应设置,各第二主发光光源与各第二弧形反光片一一对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摩托车尾灯,其特征在于,每个第一弧形反光片均包括并排设置的若干第一竖条状凸面,每个第一竖条状凸面均面朝灯盖设置,每个第二弧形反光片均包括并排设置的若干第二竖条状凸面,每个第二竖条状凸面均面朝灯盖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摩托车尾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罩远离灯壳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卡固在灯壳上,在反光罩与安装架之间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滤光板、安装板以及透光板,所述滤光板插固在安装板上且安装板卡固在反光罩上,所述透光板插固在安装架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鄞州雅佳达车业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鄞州雅佳达车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4064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