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野樱莓果实中提取高活性抗氧化剂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38128.0 | 申请日: | 2014-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821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发明(设计)人: | 侯相林;史俊燕;邓天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23L3/3472 | 分类号: | A23L3/3472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刘宝贤 |
地址: | 0300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野樱莓 果实 提取 活性 抗氧化剂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从野樱莓果实中提取高活性抗氧化剂的方法。
背景技术
野樱莓是蔷薇科的一种落叶灌木,原产于北美洲东部湿树林和沼泽,是集食用、药用、园林和生态等价值于一身的珍贵树种,其成熟浆果果汁略带点甜(中度含糖量),微酸。其果实可用于加工果汁、果酒、果酱、罐头、果脯等食品和饮料,主要的销售特点是它的抗氧化性能。野樱莓果实及其提取物对心脏病、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具有特殊的疗效,伊利诺斯州立大学功能食品项目的研究人员得出了野樱莓果实含有治疗癌症和心脏病的结论。野樱莓还含有对人体有益的成分:维生素B6、B12、E、C,叶酸,奎宁酸,多酚酸,单宁,儿茶素,槲黄素,芸香素,橙皮苷,白藜芦醇和花青素。这些天然活性成分中存在苯环等芳香结构,是潜在的天然抗氧化剂资源。
日常生活生产中用到的抗氧化剂可分为合成抗氧化剂和天然抗氧化剂,合成抗氧化剂主要有叔丁基对甲酚(BHT)、叔丁基羟基回香醚(BHA)、叔丁基氢醌(TB HQ)和没食子酸丙酯(PG)等。天然抗氧化剂主要来源于某些植物,通过溶剂提取获得,价格昂贵,因而合成抗氧化剂一直占领着绝大部分市场。然而,毒理学试验表明,很多天然抗氧化剂不仅毒性很小,而且还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因而人们对天然抗氧化剂越来越欢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本低、操作简单的从野樱莓果实中提取高活性抗氧化剂的方法。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1)果实预处理:挑选无腐烂完整野樱莓果实洗净去杂,在搅拌机中破碎;
(2)将破碎的果实加入到醇水溶液中提取,过滤,滤饼重复提取,直至提取液无色或颜色很浅,提取液合并,上清液减压浓缩得到提取物。
如步骤(2)所述,所用的醇水溶液可为乙醇水溶液或甲醇水溶液,浓度为10wt%-95wt%。
如步骤(2)所述,醇水溶液与野樱莓的质量比为10ml:0.5-10g,提取温度为30℃-60℃,提取时间为40min-8h。
本发明的优点如下:
本发明过程简单易于工业化,且所得提取物的抗氧化性较高,是同浓度BHT(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常用作食品抗氧化剂)的近2倍。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果实预处理:挑选无腐烂完整野樱莓果实洗净去杂,在搅拌机中破碎。
(2)将破碎的果实10g加入到10ml 95wt%的乙醇水溶液,在30℃下提取40min,过滤,滤饼重复提取至无色或颜色很浅,将滤液减压浓缩,并干燥,得到提取物0.81g,测不同浓度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和还原Fe3+能力,并和BHT作对比。
从表中可以看出,随着野樱莓提取物浓度的增加,其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和还原Fe3+能力都在增加,且野樱莓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和还原Fe3+能力是同浓度BHT的近2倍。
实施例2:
(1)果实预处理:挑选无腐烂完整野樱莓果实洗净去杂,在搅拌机中破碎。
(2)将破碎的果实10g加入到20ml 80wt%的乙醇水溶液,在35℃提取1h,过滤,滤饼重复提取至无色或颜色很浅,将滤液减压浓缩,并干燥,得到提取物0.83g,测不同浓度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和还原Fe3+能力,并和BHT作对比。
从表中可以看出,随着野樱莓提取物浓度的增加,其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和还原Fe3+能力都在增加,且野樱莓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和还原Fe3+能力是同浓度BHT的近2倍。
实施例三:
(1)果实预处理:挑选无腐烂完整野樱莓果实洗净去杂,在搅拌机中破碎。
(2)将破碎的果实10g加入到30ml 70wt%的甲醇水溶液,在40℃下浸提2h,过滤,滤饼重复提取至无色或颜色很浅,将滤液减压浓缩,并干燥,得到提取物0.81g,测不同浓度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和还原Fe3+能力,并和BHT作对比。
从表中可以看出,随着野樱莓提取物浓度的增加,其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和还原Fe3+能力都在增加,且野樱莓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和还原Fe3+能力是同浓度BHT的近2倍。
实施例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381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