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检测无乳链球菌的分子信标探针及检测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635596.2 申请日: 2014-11-12
公开(公告)号: CN104388558A 公开(公告)日: 2015-03-04
发明(设计)人: 方华成;洪冉;刘振世;易春 申请(专利权)人: 苏州达麦迪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2Q1/68 分类号: C12Q1/68;C12Q1/14;C12N15/11;C12R1/46
代理公司: 杭州金道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代理人: 黎双华
地址: 215163 江苏省苏州高新***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快速 检测 链球菌 分子 信标 探针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分子信标探针和试剂盒,通过使用荧光原位杂交的手段,检测样品中少量的无乳链球菌。

背景技术

无乳链球菌亦称B群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是新生儿和女性生殖系统感染的重要细菌。尤其是新生儿时期的感染,是危及生命的重要原因,其并发症包括败血症、肺炎和脑膜炎等。在成年妇女的阴道内,有15%左右可以检测出无乳链球菌,这类女性分娩的新生儿感染该菌的几率会比较高。

新生儿无乳链球菌感染分为早发性感染和晚发性感染两种。早发性感染一般是感染后一周内发病,在美国新生儿早发性感染的死亡率为4%-6%;晚发型感染多见于出生后7天~3月足月儿,主要表现为脑膜炎,常呈隐匿性发病。临床表现有发热、昏睡、颅内高压等,如伴发败血症则预后较差。多数感染都是因为母体生殖系统携带的无乳链球菌,经由破裂的胎膜进入羊水,然后感染胎儿。细菌感染呼吸道可引起肺炎,进入血液系统可引起败血症、脑膜炎和骨髓炎等。

目前临床上检测无乳链球菌最常用的方法是CAMP法:在血平板上B群链球菌能产生CAMP因子,能促进金黄葡萄球菌溶血素活性——在血琼脂平板上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物划一条直线,然后将链球菌培养物划一条线,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物的划线相互垂直,但不要接触,二者相距3-5mm,各链球菌分离菌划线间距l0~20mm。置37℃温箱内培养24h后观察结果。在两划线交界处出现箭头样的溶血区为阳性。该方法具有简单、成本低的优点,缺点是灵敏度较低,且检测时间较长。样本内含菌量少时往往不能得出阳性结果,并且不能区分是无乳链球菌还是其它B群链球菌。利用PCR方法可在短时间内使特定的核酸序列拷贝数几何级数增加,有很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但缺点是假阳性率高,另一方面,患者分泌物中有往往含有抑制PCR反应的成分,这又会导致假阴性的出现,这两方面的缺点限制了PCR检测的临床应用。由此可见,无乳链球菌临床诊断,急需更简洁、灵敏的检测方法。

分子信标探针(Molecular beacon probe),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只有和靶序列杂交上了才会发出荧光等优点,被应用于荧光原位杂交。本发明通过对大量无乳链球菌和其它链球菌菌株的16S rRNA序列进行比对,挑选无乳链球菌的特异性序列,设计、合成分子信标探针,建立稳定的分子信标原位杂交反应体系,克服了无乳链球菌当前临床检测的诸多问题,为无乳链球菌感染的诊断、预防和控制提供新的检测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子信标探针,通过荧光原位杂交的手段,建立一种快速、灵敏、特异性地检测样品中无乳链球菌的方法。

一种快速检测无乳链球菌的分子信标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信标探针的碱基序列为:

Beacon SAG:5’-FAM-CACCATTCTGCTCCGAAGAGAAAGCTGGTG-DABCAL-3’;

所述探针的5’端用FAM标记,3’端用DABCAL标记,荧光基团激发波长495nm,检测波长520nm。

进一步地,所述分子信标浓度为10ng/μL。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快速检测无乳链球菌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盒包括:

(1)裂解液:4%氢氧化钠

(2)杂交液:10%(w/v)硫酸葡聚糖,10mM NaCl,20%(v/v)甲酰胺,0.1%(w/v)焦磷酸钠,0.2%(w/v)聚乙烯基吡咯烷酮,0.2%(w/v)聚鹿糖,5mM Na2EDTA,0.1%(v/v)TritonX-100,50mM Tris/HCl(pH 7.5),10ng/μL分子信标探针,所述分子信标探针的碱基序列为:

Beacon SAG:5’-FAM-CACCATTCTGCTCCGAAGAGAAAGCTGGTG-DABCAL-3’;

(3)终止液:1%稀硫酸

(4)洗涤液:5mM Tris,15mM NaCl,0.1%(v/v)Triton X-100,pH值为10。

本发明最后提供了一种上述试剂盒快速检测无乳链球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吸取10μL样品滴在载玻片上,自然风干;

(2)在风干的样品上加入10μL裂解液,待其自然风干后,浸入无水乙醇中,浸泡5分钟;

(3)52℃杂交10分钟;

(4)液侵泡1分钟,终止反应;

(5)滴加封片剂后,用荧光显微镜镜检,用20×物镜扫视和计数,用60或100×物镜观察细菌形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达麦迪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达麦迪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355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