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机动车辆的动力总成部件的外部空气过滤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33566.8 | 申请日: | 2014-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2401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发明(设计)人: | K.C.特斯纳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0 | 分类号: | B01D53/00;B01D53/0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姜云霞;肖日松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半球 下半球 外部空气过滤器 动力总成 入口配件 盖子 组装 活性炭过滤介质 黏合剂 纤维过滤介质 过滤器 车辆变速器 发动机罩 干涉配合 机动车辆 相邻通道 软管 通风孔 压配合 粘合 成形 附接 紧固 可用 填充 出口 接纳 配置 | ||
一种用于车辆变速器等的外部空气过滤器包括刚性、空心的主体,该主体可以是球形、圆柱形、矩形或者被成形以符合可用的、通常发动机罩的空间。如果是球形,则其可以由第一下半球和第二上半球组装而成,第一下半球和第二上半球绕其边缘通过例如压配合或干涉配合(接纳在互补的边缘相邻通道中的O形环)、黏合剂或自生粘合而紧固在一起。其他形状和配置可以由主体与例如固体底部和可附接盖、顶部或盖子组装而成。空心的主体填充有活性炭过滤介质或被动纤维过滤介质。上半球、盖或盖子包括减少将水吸到过滤器中的可能性的出口和帽。下半球或主体包括入口配件,通往动力总成部件中的出口或通风孔的软管附接到入口配件。
技术领域
本披露涉及用于机动车辆的空气过滤器,并且更具体来说,涉及用于从由机动车辆中的变速器、分动器、差速器等流出的空气中移除气味的过滤器。
背景技术
这段中的陈述仅提供与本披露有关的背景信息,并且可以或不可以构成先前技术。
通过最近普遍将空气调节系统装入到客车中,这些客车被操作为具有唯一空气来源是加热、通风和空气调节(HVAC)系统的基本上密封的舱体并不是新闻。这种情况把额外的费用强加于对乘客舱的至少来自驾驶者自己的车辆的没有任何气味的清洁、气味清新的空气的供应。
成分越来越复杂的低粘度油、变速器油和齿轮润滑剂伴随有来自这些材料的气味的稀奇古怪地扩展板。其后果是对于令人不愉快的气味的少量客户投诉。虽然通过密封变速器和其他动力总成部件抑制这些流体和气味将会看起来防止这些气味进入HVAC系统,但是这通常是不可能的,因为大部分变速器和其他动力总成部件需要打开通风孔来维持压力中立(pressure neutrality)。通过这些通风孔,通常存在相对大量空气从变速器交换到周围环境。
本发明处理并解决润滑流体气味的扩散和其吸入到机动车辆的HVAC系统和乘客舱中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从由机动车辆的动力总成部件流出的空气中移除气味的空气过滤器。动力总成部件可以是例如自动或手动变速器、分动器或差速器,仅举四个可以利用空气过滤器的主要装置。空气过滤器包括刚性、空心的主体,其可以是球形、圆柱形、矩形或者被成形以符合可用的、通常发动机罩的空间。如果是球形,则其可以由第一下半球和第二上半球组装而成,第一下半球和第二上半球绕其边缘通过例如压配合或干涉配合(接纳在互补的边缘相邻通道中的O形环)、黏合剂或自生粘合而紧固在一起。其他形状和配置可以由主体与例如固体底部和可附接盖、顶部或盖子组装而成。空心的主体填充有气味吸收材料,诸如活性炭(木炭)过滤介质、注入活性炭的无纺布或被动纤维过滤介质。上半球、盖或盖子包括减少将水吸到过滤器中的可能性的出口和通风帽。下半球或主体包括入口配件,诸如有倒钩的配件,通往动力总成部件中的出口或通风孔的软管附接到入口配件。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吸收来自机动车辆动力总成部件的气味的过滤器。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吸收来自诸如机动车辆的变速器、分动器和差速器的动力总成部件的气味的空气过滤器。
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具有空心主体、在主体的上部上的通风帽组件以及其下部上的入口配件的空气过滤器。
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具有空心主体的空气过滤器,所述空心主体填充有诸如活性炭的气味吸收介质或诸如过滤材料的被动介质。
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具有球形主体的空气过滤器,所述球形主体包括紧固在一起的第一下半球和第二上半球。
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具有球形主体的空气过滤器,所述球形主体包括紧固在一起的第一下半球、第二上半球和布置在球形主体中的过滤介质。
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具有空心主体的空气过滤器,所述空心主体包括紧固在一起的第一下部或底部和第二上部或顶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335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