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川贝母内生真菌CBY4及其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633183.0 | 申请日: | 2014-1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505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 发明(设计)人: | 吴卫;潘峰;苏雪梅;王楠;蔡世美;侯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农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C12P33/20;C12R1/645 |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董芙蓉 |
| 地址: | 61113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川贝母 真菌 cby4 及其 应用 | ||
1.一种川贝母内生真菌CBY4,其特征在于,是镰刀菌中的三线镰刀菌,其保藏登记号为CGMCC NO.9719,菌株编号为CBY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川贝母内生真菌CBY4,其特征在于,在PDA固体培养基上28℃培养,菌丝绒毛状,边缘初期光滑,随后呈波状,菌落呈圆形,新生菌丝呈白色,向外生长,并渐变为桃红色,第3天时在边缘白色菌丝和菌落中央桃红色菌丝间出现淡黄色同心圆状菌丝,生长到第10天,菌落由内到外呈现桃红色、淡黄色、桃红色、白色相间同心圆,培养第十天其菌落直径为3.9±0.1cm,菌落厚度为0.2~0.5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川贝母内生真菌CBY4,其特征在于,它的液体培养为:
(1)PDB培养基:250ml摇瓶中含发酵液100ml,接种6mm菌饼5块,摇瓶培养4天,培养温度28±1℃,震荡速率130r/min,暗室培养,作为扩大培养的种子液;然后再以PDB为培养基,250ml摇瓶中含发酵液150ml,接种量为1%,培养7天;
(2)发酵培养特征:
培养第1~3天有成棉花状菌丝出现,培养液澄清;培养第4天,棉花状菌丝增加增大,且棉花状条带出现成圆球局部膨大,发酵液澄清;第5~6天,发酵液有两种不同大小的球状菌丝,大球状菌丝直径为5~15mm,小球状菌丝直接为0.7~2mm,发酵液变浑浊;第7~8天,球状菌丝变大0.1~1mm;整个生长过程菌丝呈白色,发酵液由亮黄色变为淡黄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川贝母内生真菌CBY4,其特征在于,它的显微形态为:菌丝有隔;大型分生孢子镰刀形、纺锤形、宽镰刀形,为3隔~5隔,着生于分生孢子梗顶端,大小为28~40×3~4μm;小型分生孢子棒状或卵圆形,单孢、棒状孢子的大小为6~10×2~3μm,卵圆形孢子直径为2.2~4.1μm;厚垣孢子呈球形,壁光滑,间生或顶生,5-15个成串,直径为5~10×5~8.5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川贝母内生真菌CBY4,其特征在于,它的ITS1-5.8SrDNA-ITS2碱基序列为:
GGGTACGGGGTTTCACTCCAACCCCTGTGTACATACCTTAATGTTGCCTCGGCGGATCAGCCCGCGCCCCGTAAAACGGGACGGCCCGCCAGAGGACCCAAACTCTAATGTTTCTTATTGTAACTTCTGAGTAAAACAAACAAATAAATCAAAACTTTCAACAACGGATCTCTTGGTTCTGGCATCGATGAAGAACGCAGCAAAATGCGATAAGTAATGTGAATTGCAGAATTCAGTGAATCATCGAATCTTTGAACGCACATTGCGCCCGCTGGTATTCCGGCGGGCATGCCTGTTCGAGCGTCATTTCAACCCTCAAGCCCCCGGGTTTGGTGTTGGGGATCGGCTCTGCCCTTCTGGGCGGTGCCGCCCCCGAAATACATTGGCGGTCTCGCTGCAGCCTCCATTGCGTAGTAGCTAACACCTCGCAACTGGAACGCGGCGCGGCCATGCCGTAAAACCCCAACTTCTGAATGTTGACCTCGGATCAGGTAGGAATACCCGCTGAACTTAAGCATATCAATAAGGCGGAGGA。
6.一种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川贝母内生真菌CBY4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用于制备贝母辛和贝母素乙化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川贝母内生真菌CBY4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用于制备贝母辛和贝母素乙生物碱,包括下列步骤:
(1)将川贝母内生真菌CBY4于PDA培养基活化4天后,取直径为6mm的菌块接种到PDB培养液中,置于28℃恒温摇床中130r/min培养4天;在将此发酵液接种到另一个PDB培养液中扩大培养,其接种量为1%;
(2)发酵完毕,收集培养物过滤后,利用浓氨水将发酵液的pH调到9~11,然后用二氯甲烷萃取2~3次,每次加入二氯甲烷体积为发酵液体积的1/4;收集二氯甲烷,并置于水浴锅上用蒸发皿挥干,再用甲醇复溶残留物并用0.22μm的有机滤膜过滤即得贝母辛和贝母素乙生物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农业大学,未经四川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3318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