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米饭品质改良剂及改善米饭品质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32562.8 | 申请日: | 2014-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392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徐杰;宫保文;邬娟;林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益(上海)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105 | 分类号: | A23L1/105;A23L1/03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王洁 |
地址: | 200137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米饭 品质 改良 改善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米饭品质,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米饭品质改良剂及改 善米饭品质的方法。
背景技术
米饭具有柔软、粘稠的口感,深受人们喜爱。近年来,随着生活 品质的提高和工作节奏的加快,外食产业(提供餐馆、食堂等服务以 便消费者直接在所提供的场所食用)的需求急剧扩大,人们对大米食 用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在人口众多的中国,水稻更多地追 求高产,较少关注品质。中国水稻品种繁多,品质参差不齐。因此, 如何改善大米的食味品质,成了重要的研究内容。
通过浸泡,蒸煮工艺及设备的优化,来提高米饭的品质口感,是 最为直接的办法。就目前而言,蒸煮工艺,设备等,基本较为成熟, 且对于米饭品质的改善效果有限。
通过改良剂,如食品原料,或者食品添加剂等手段,改善米饭品 质,是一种途径。因此,在浸泡时添加适宜的品质改良剂来改善米饭 加工性能、复水特性和食用品质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重点。已有研究 发现,在大米浸泡处理过程中添加氢氧化钠、有机酸、乙醇、β-环糊 精、明胶等食品添加剂,均能在不同程度上改善米饭的加工性能、复 水特性和食用品质(王显伦等人,2001;Ohishi,etal.,2007)。CN 92109828公开了一种米饭增香剂,配方为葡萄糖80-88.5%、食盐3-7%、 氨基酸1-4%,环糊精0.5-1.5%、米糠油1-2.5%,与水混合均质后添加, 可改善米饭口感增加粘性、去除异味、增加香味、延长保质期。但是 此增香剂主要起到提香的作用,而对提高米饭口感的作用有限。
CN99117150公开了一种米饭专用添加剂,由营养强化剂和大米 品质改良剂(包括糖、淀粉、糊精、食用胶、食用蜡、植物油、香精 等)组成,可全面提高米饭的营养价值和陈、次米饭的品质风味。但 是该种添加剂的改良目的侧重于营养方面,而且配方复杂。
CN200680019404.9公开了一种米饭改良剂,通过使用从猪、鸡、 牛、鱼等动物身上提取并浓缩的提取物且是凝胶强度小于50g的水溶 性蛋白质作为有效成分,可以改善米饭松散性,并且通过该提取物和 来自大豆的水溶性多糖,可进一步得到食感柔软、保存时品质劣化少 的米饭加工食品。该专利旨在改善米饭松散性,以便抑制米饭在生产 线上附着和提高冷冻米饭品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米饭的柔软 性,但与日常煮饭希望达到的米饭粘性和光泽度目标相悖。
CN200780034096.1公开了一种米饭改性剂,其特征为含有 5%-100%过32目筛的粒状物,20%以上加热溶解度,和40%以上含量 的淀粉,能够保持、提高米饭原本具有的光泽、粘性并具有改进味道、 食感、风味的效果。但是,该文献记载的改性剂,以颗粒淀粉作为主 成分,米饭的改性效果并不充分,在色泽、粘性、硬度、口感方面仍 有改进的余地。
CN200980138404.4公开了一种米饭食品改性用酶制剂,通过使 用转谷氨酰胺酶和/或α-葡萄糖苷酶以及葡糖氧化酶,可以得到理化 性质和口味得到改善的米饭食品和米饭食品用酶制剂。但利用这个方 法,虽然对改善米饭食味品质有一定的效果,但在米饭外观、光泽方 面尚存改善空间。
201080021060.1公开了一种米饭改良剂,含有酸处理或氧化处理 蜡质淀粉的糊化处理物,可提供不使用油脂而降低煮饭时米饭的附着 性、改善松散性,同时又保持米饭具有的润泽性和粘性的方法。该专 利同样侧重于改善米饭松散性,对提高米饭外观和食味品质的效果不 明显。
如今社会,人民对于食用胶,香精香料和变性淀粉等,越来越敏 感,其应用日益受限。
因此,业界对米饭品质改良剂加以改进的需求日益高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米饭品质改良剂。
本发明提供的改良剂包含:蛋白酶、可食用的碳酸氢盐。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蛋白酶与所述可食用的碳 酸氢盐的重量比为1:10-10:1。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具体实施方案中, 所述蛋白酶与所述可食用的碳酸氢盐的重量比为4:6-6: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益(上海)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丰益(上海)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325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糖尿病人食用的黑米糕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红鱼配合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