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荧光定量PCR反应的荧光探针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31409.3 | 申请日: | 2014-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041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景奉香;李刚;张冀申;贾春平;金庆辉;赵建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C12N15/11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潘振甦 |
地址: | 20005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荧光 定量 pcr 反应 探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寡核苷酸荧光探针,更确切地说涉及一种用于荧光定量PCR反应的荧光探针,所述的探针可以应用于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检测等,属于生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荧光定量PCR(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FQ-PCR,qPCR)作为新一代分子生物学研究工具,已成为分子诊断、临床检验以及基础生物医学研究的主流技术平台,广泛应用于传染病、肿瘤、遗传病、心血管等疾病的分子诊断。
早期的实时PCR核酸检测技术使用荧光染料指示PCR反应产物的累积过程,例如SYBR GREEN,EVE GREEN等。染料法简单,成本低,无需设计特殊的探针,然而由于其是通过识别双链DNA的量来表征PCR产物的积累,所以,无法区分非特异扩增或引物二聚体引起的非特扩增,在实际应用中还是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随后,人们开始应用荧光基团标记的寡核苷酸片段特异性识别并指示PCR扩增产物,例如TaqMAN探针、分子信标、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探针(相邻探针)、蝎型探针(scorpions)等。与靶分子特异性结合的TaqMAN探针会在PCR扩增过程中通过Taq DNA聚合酶的5’外切酶的作用切除5’末端的荧光分子使之游离,从而释放荧光信号,被破坏的探针无法可逆恢复,因此TaqMAN探针虽然拥有更大的信号放大作用,检测的灵敏度更高;但是由于荧光基团和淬灭基团距离较远,荧光淬灭不完整,荧光本底较高。分子信标相反,荧光分子与淬灭分子毗邻,距离较近,荧光淬灭完整,因此荧光本底较低;但是分子信标在PCR反应过程中不被破坏,因此信号放大作用仅仅依靠PCR产物累积,检测的灵敏度较低。蝎行探针类似于分子信标,其缺点也是信号放大能力较TaqMan探针逊色。
本发明拟公开一种新型的用于荧光定量PCR反应的荧光探针。所述的探针结合分子信标与TaqMAN探针的双重优势,一方面克服TaqMan探针荧光本底高的缺陷,另一方面又克服分子信标信号放大能力差的问题,与一般荧光探针相比,荧光本底低,检测特异性高,灵敏度高,可应用于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及荧光终点检测PCR技术,所以既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又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构建一种用于荧光定量PCR反应的荧光探针,命名为TLoop。所述的探针包含一条寡核苷酸序列,其5’端为扩增靶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序列,并在5’端修饰荧光基团,3’端为一段与5’序列反向互补回文结构核苷酸序列,并修饰荧光淬灭基团。在一定条件下,该探针形成分子内二级结构,荧光基团与淬灭基团靠近从而淬灭荧光基团释放的荧光信号。在PCR反应复性温度条件下,5’端序列优先与靶序列结合,5’端荧光报告基团在Taq DNA聚合酶的5’端外切酶作用下断裂下来,并释放出荧光信号。
所述的“一定条件”指PCR反应或杂交反应过程中所需要的一定的缓冲条件、离子强度和表面活性剂浓度等条件。
所述探针5’端靶序列结合序列特征,包括Tm值与一般TaqMan探针相同,所述的探针使用的核苷酸为DNA、RNA或辅以适当的LNA修饰,3’端反向互补回文结构序列根据5’端序列的GC含量的不同设计为5-12个碱基(核苷),7-9个碱基对最优。
所述探针所形成的分子内发夹结构,其5’端(荧光报告基团修饰端)突出0-5个碱基(核苷),以利于与靶序列的快速结合且大限度的淬灭荧光信号。3-5个碱基为最佳。
针对荧光修饰,理论上,所有存在荧光共振转移作用的荧光基团-淬灭基团对(荧光基团及其对应的淬灭基团)都可以用在探针修饰上,荧光基团最常用的比如FAM(carboxy-fluorescein,羧基荧光素)、TET(Tetrachloro fluorescein,四氯-6-羧基荧光素)、HEX(Hexachloro fluorescein,六氯-6-甲基荧光素)、VIC、5-TAMRA(Carboxytetramethylrhodamine,羧基四甲基罗丹明)、ROX(X-rhodamine,罗丹明X)、Texas Red-X(德克萨斯红)、cy3(Indodicarbocyanine 3,吲哚菁类染料3)、cy5(Indodicarbocyanine 5,吲哚菁类染料5)、JOE(2,7-二甲基-4,5-二氯-6-羧基荧光素)等;荧光淬灭基团最常用的比如BHQ(Black Hole Quencher)系列,Dabcyl(4-(4’-恶烷氨基苯偶氮)苯甲酸)、Eclipse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314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