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银杏酱的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624956.9 申请日: 2014-11-10
公开(公告)号: CN104286824A 公开(公告)日: 2015-01-21
发明(设计)人: 许成学;许瑞 申请(专利权)人: 郯城县宏星食品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23L1/24 分类号: A23L1/24
代理公司: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代理人: 贾波
地址: 276100 ***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银杏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银杏的深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银杏酱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银杏(gingkgogingko.,拉丁名Ginkgobiloba)俗称白果,属裸子植物,是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从栽种到结果要二十多年,四十年后才能大量结果,当今科学技术的应用,采用银杏树矮化培育法,五年可结果,银杏树能活到一千多岁,是树中的老寿星。银杏为落叶乔木,5月开花,10月成熟,果实为橙黄色的种实核果,银杏核果为白色硬壳,果壳内果肉含少量氰甙、赤霉素和动力精样物质。内胚乳中已分离出两种核糖核酸酶。银杏果一般组成为蛋白质6.4%,脂肪2.4%,碳水化合物36%。1000克银杏中,含钙100毫克,磷2180毫克,铁10毫克,胡萝卜素3200微克,核黄素500微克,以及多种氨基酸和硫胺素、维生素B1、B2、C、D等成份。

银杏最早出现于3.45亿年前的石炭纪。曾广泛分布于北半球的欧、亚、美洲,中生代侏罗纪银杏曾广泛分布于北半球,白垩纪晚期开始衰退。至50万年前,发生了第四纪冰川运动,地球突然变冷,绝大多数银杏类植物濒于绝种,在欧洲、北美和亚洲绝大部分地区灭绝,只有中国自然条件优越,才奇迹般的保存下来。所以,科学家称它为“活化石”、“植物界的熊猫”。

我国记载银杏食疗的著作,首推元代饮食太医忽思慧写的《饮膳正要》。书中介绍了膳食内加入银杏,对人体机能和不同疾病所产生的效能。后来,记载银杏食疗的著作相继问世。清代温病学家王士雄的《随息居饮食谱》,更是集所有食疗著作之大成。书中详细介绍了银杏与其他药物、谷物合理搭配,以更好地发挥对人体的补益作用。当代食疗专家胡珍珠、窦国祥等,更用营养学和医药学原理,给食疗以科学的阐释和分析。他们的著述将祖国食疗这一济世异宝,进行了认真的继承、系统的整理,使传统的食疗文化大放异彩。保留在各种医著和流传;在民间的食疗方剂,不计其数,“病人服之,不但疗病,并可充饥;不但充饥,更可适口。用之对症,病自渐愈;即不对症,亦无他患。诚为至稳善之方也。”

银杏的食用价值:银杏果营养丰富,具有天然保健作用,长期食用能够防病治病、美容健康、延缓衰老,延年益寿的功能。银杏在古代被列为皇家贡品。日本人有每日食用银杏的习惯。过去中国人在春节有饮用银杏茶的习惯、西方人圣诞节必备银杏。就食用方式来看,银杏主要有炒食、烤食、煮食、配菜、糕点、蜜饯、罐头、饮料和酒类等。目前,国内外研究机构和科学家及银杏产品生产企业等,对银杏果、叶、皮、根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生产等已成为热点;试图开发银杏产品,造福人类。

香菇(拉丁名:Lentinusedodes(Berk.)sing)又称香蕈、椎耳、香信、冬菰、厚菇、花菇,属于担子菌纲伞菌目侧耳科香菇属,作为食用菌中的一种,则是所有食用菌品类中最容易栽培、单位产量最高且种植成本最低的一种经济作物。干香菇的食用部分占其72%,每100g食用部分中含水13g、脂肪1.8g、碳水化合物54g、粗纤维7.8g、灰分4.9g、钙124mg、磷415mg、铁25.3mg、维生素B10.07mg、维生素B21.13mg、尼克酸18.9mg。鲜香菇除含水85-90%外,固形物中含粗蛋白19.9%、粗脂肪4%、可溶性无氮物质67%、粗纤维7%、灰分3%。所以,香菇既具有独特的香味和优良的质地,又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目前,银杏种植业状况低迷,家庭制作的银杏口感较差,苦涩感较重,严重影响了银杏产品的口感,同时,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因此,有必要发明一种风味独特的美味的银杏酱的制备方法,以综合利用我国丰富的银杏资源,推进银杏产业的发展,还可以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食用需求,充分发挥银杏树的经济和生态效益,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改变现有银杏产业的粗加工模式,采用传统工艺结合现代技术,将银杏加工成营养美味的银杏酱,本发明制备的银杏酱不仅保留了银杏优异的使用价值,而且去除了银杏固有的苦涩味,酱香味浓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银杏酱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郯城县宏星食品有限公司,未经郯城县宏星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2495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