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UV环氧树脂滴注成型方法及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620894.4 | 申请日: | 2014-1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876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 发明(设计)人: | 黄成生;周宗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宗涛 | 
| 主分类号: | C08J3/28 | 分类号: | C08J3/28;C08J3/24;C08L63/00;C09J163/00;C08G59/4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兆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有限合伙) 31241 | 代理人: | 屠轶凡 | 
| 地址: | 200051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uv 环氧树脂 滴注 成型 方法 应用 | ||
1.一种UV环氧树脂滴注成型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UV环氧树脂配制步骤:在单组分环氧树脂中加入至少两种光敏剂并混合均匀,得到UV环氧树脂,UV环氧树脂中含量最多的一种光敏剂为光敏固化剂,用于实现所述UV环氧树脂的固化,其余的光敏剂为光敏粘度调节剂,用于将所述的UV环氧树脂的粘度调节到滴注成型所需要的粘度;
滴注步骤:将UV环氧树脂的滴注步骤分为在同一工作站内进行的N个制程,每个制程中引发对应的零种、一种或多种光敏粘度调节剂,用于使所述UV环氧树脂的粘度达到该制程所需要的粘度并进行滴注;
固化步骤:引发所述光敏固化剂,使所述UV环氧树脂最终固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UV环氧树脂滴注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V环氧树脂中任意两种光敏粘度调节剂的吸收主峰值是相互分离的,所述UV环氧树脂中任意一种光敏粘度调节剂的吸收主峰值与所述光敏固化剂的吸收主峰值是相互分离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UV环氧树脂滴注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敏粘度调节剂是在发射波长的光谱范围与其吸收主峰值对应的单色光光源的照射下引发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UV环氧树脂滴注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通过引发所述UV环氧树脂中任意一种光敏粘度调节剂,对所述UV环氧树脂的粘度进行调节时,所述UV环氧树脂的粘度是由所述UV环氧树脂中该光敏粘度调节剂的含量,发射波长的光谱范围与该光敏粘度调节剂的吸收主峰值对应的单色光光源的发射功率和照射时间决定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UV环氧树脂滴注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敏粘度调节剂的引发及所述UV环氧树脂粘度的调节是在滴注步骤中任意一个制程进行的过程中和/或者完成后进行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UV环氧树脂滴注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从第二个制程开始的任意一个制程中,所述UV环氧树脂的粘度是在前一个制程的粘度的基础上继续调节到该制程所需要的粘度,或者是重新从基础粘度调节到该制程所需要的粘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UV环氧树脂滴注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步骤是只在滴注步骤的全部制程完成后进行的,或者是在滴注步骤中包括最后一个制程在内的M个制程完成后进行的,其中M≤N。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UV环氧树脂滴注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敏剂为自由基型光敏剂或者正离子型光敏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UV环氧树脂滴注成型方法在微电子芯片封装或者3D打印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宗涛,未经周宗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2089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