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层叠体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12649.9 | 申请日: | 2012-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837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田口登喜生;黑川敦史;荒井隆行;所司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普株式会社;琳得科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1/118 | 分类号: | G02B1/118;G02B1/14;B32B27/30;C09J7/02;C09J11/06;C09J133/04;C08G18/62;C08G18/79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11323 | 代理人: | 权鲜枝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层叠 | ||
本申请是分案申请,原案申请的申请号为201280058926.5,国际申请号为PCT/JP2012/081188,申请日为2012年11月30日,发明名称为“层叠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层叠体。更具体地说,涉及具有能够贴附在基材上从而减少表面反射的蛾眼膜和适合保护上述蛾眼膜的表面的保护膜的层叠体。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作为减少显示装置的表面反射的技术,不使用现有的光干渉膜就能够得到超防反射效果的蛾眼(Moth-eye:蛾子的眼睛)结构受到关注。蛾眼结构是通过将比由防眩性(AG:Anti Glare)膜形成的凹凸图案更微细的、可见光波长以下的间隔的凹凸图案无间隙地排列于进行防反射处理的物品的表面来人为地使外界(空气)与物品表面的边界处的折射率的变化连续的结构,能够与折射率界面无关地透射过几乎全部的光,几乎消除了该物品的表面的光反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
这种蛾眼结构为了人为地消除空气界面的折射率的变化而透射过光,一般贴附在物品的最表面。但是,当蛾眼结构露出到外部时,在上述物品的制作过程和流通过程中,有可能因污垢、划伤等外在因素而导致蛾眼结构的防反射特性劣化。
另一方面,为了在各种部件的生产工序、出厂搬运工序中防止污垢、划伤,已广泛使用向由合成树脂形成的基材层叠粘合剂层而成的保护膜或者保护片。其中,对于保护室外用途的部件的膜或者片,特别要求耐候性、耐光性。另外,保护膜或者片在用完后必须剥离,要求仅在必要的期间能够牢固地粘接而固定于被粘物,而在使用时能够容易地剥离。
如果在上述蛾眼结构上应用保护膜,形成包括蛾眼结构和保护膜的层叠体,则在到使用时为止能够有效地防止因外在因素导致的蛾眼结构的防反射特性的劣化,并在需要时将保护膜剥离,从而能够期待充分地发挥蛾眼结构的防反射特性。此外,在具有蛾眼结构的膜等光学部件中,有时还将贴合有保护膜的层叠体置于高温气氛下或经过清洗工序,而具有更高的粘接性,但在剥离时,要求能够使粘合剂层不会部分残留于被粘物地剥离(再剥离性)。
虽然不是像纳米级水平的蛾眼结构那样微细的凹凸,但对于包括微米级水平的凹凸结构和保护膜的层叠体已进行种种研究。
例如,在专利文献3中,已提出使用如下再剥离用粘合片:其具有在频率1Hz、-50℃~150℃处的动态粘弹性光谱的损耗角正切呈现规定性状的粘合剂层。在专利文献4中,已提出如下表面保护片:其在包括聚烯烃类树脂的基材上隔着中间层包括含有苯乙烯-异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苯乙烯-异丁烯嵌段共聚物以及增粘剂的粘合剂层。在专利文献5中,已提出使用由含有橡胶类聚合物的粘合剂形成的粘合剂层。
另外,在专利文献6中,已提出如下表面保护膜:其在具有规定的弯曲应力系数的聚烯烃基材上具有包括橡胶类树脂成分的粘合层。在专利文献7中,已提出如下保护膜:其在包括聚烯烃类树脂的基材上层叠有包括以异戊二烯为基础的橡胶类树脂或者丙烯酸类树脂的粘合层。
而且,在专利文献8中,已提出如下粘合胶带:其是按顺序层叠微细凹凸消去层、粗糙度表现层、基材层、高弹性率的第1粘合剂层以及低弹性率的第2粘合剂层而成。
另一方面,近来,关于凹凸图案为纳米级的蛾眼结构与保护膜的层叠体,也已开始进行研究。例如,在专利文献9和10中,已提出如下层叠体:其在与形成蛾眼结构的面相同的面设置有非凹凸部分,并由该部分确保了与保护膜的紧贴性和再剥离性。
另外,在专利文献11中,已提出将包含表面粗糙度Ra为0.030μm以下、刚体振子测定时的对数衰减率上升温度为-35℃以上的粘合剂层的层叠体用作贴附于具有纳米级微细凹凸的光学膜的保护膜。
而且,在专利文献12中,已提出对具有与蛾眼结构相同程度的微细凹凸结构的线栅型偏振板应用固定膜(保护膜)。具体地说,关于线栅型偏振板与固定膜的层叠体,已提出如下层叠体:其中以80℃加热24小时后的90度剥离力为0.03~0.50N/25mm,固定膜剥离前后的600nm处的平行尼科耳时的透射率的下降值为2%以下。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专利4368384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2:专利4368415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3:特开2009-057394号公报
专利文献4:特开2010-214853号公报
专利文献5:特开2011-013496号公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普株式会社;琳得科株式会社,未经夏普株式会社;琳得科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1264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