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层叠体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12649.9 | 申请日: | 2012-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837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田口登喜生;黑川敦史;荒井隆行;所司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普株式会社;琳得科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1/118 | 分类号: | G02B1/118;G02B1/14;B32B27/30;C09J7/02;C09J11/06;C09J133/04;C08G18/62;C08G18/79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11323 | 代理人: | 权鲜枝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层叠 | ||
1.一种层叠体,其特征在于,
具有防反射膜和贴附在该防反射膜上的保护膜,
该防反射膜的表面具有相邻的凸部的顶点间的宽度为可见光波长以下的多个凸部,
该保护膜具有支撑膜和与该防反射膜相接的粘合层,
该粘合层是包括使(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A)通过交联剂(B)进行交联而形成的材料的层,
该(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A)的重均分子量是60万以上且不到150万,
该(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A)是以单体成分整体为100质量%时使含有70~98质量%的具有非环状的碳数4~9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单体(a)、含有1.5~25质量%的具有脂肪族环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b)、含有0.5~5质量%的具有与该交联剂(B)之间呈现反应性的官能基的(甲基)丙烯酸类单体(c)的单体成分进行聚合而形成的,
以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得到的该(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A)整体的面积为100%时的、分子量为10万以下的成分所占的面积比例不到3.0%,
上述粘合层的厚度为不到10μ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体,其特征在于,
上述交联剂(B)是异氰酸酯类交联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层叠体,其特征在于,
上述(甲基)丙烯酸类单体(c)是含有羟基的单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层叠体,其特征在于,
上述含有羟基的单体是(甲基)丙烯酸羟烷基酯。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特征在于,
上述(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A)的分子量分布为1.2~3.0。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特征在于,
以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得到的上述(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A)整体的面积为100%时的、分子量为10万以下的成分所占的面积比例为1.0%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特征在于,
相对于上述(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A)100质量份,上述交联剂(B)的混合量为0.01~15质量份,但1~5质量份除外。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特征在于,
上述(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单体(a)是丙烯酸丁酯。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特征在于,
上述具有脂肪族环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b)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特征在于,
上述防反射膜的多个凸部彼此的间隙具有向该防反射膜的内部方向变尖的形状。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特征在于,
在将上述防反射膜与上述保护膜以0.3m/min的速度剥离时的粘合力为40~150mN/25mm。
12.根据权利要求1~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特征在于,
在将上述防反射膜与上述保护膜以0.3m/min的速度剥离时的粘合力为85~150mN/25mm。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特征在于,
上述(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A)的重均分子量是100万以上且不到150万,
在以上述(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A)的单体成分整体为100质量%时,上述(甲基)丙烯酸类单体(c)的混合量为0.5~3质量%。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特征在于,
上述(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A)的重均分子量是100万以上且不到150万,
在以上述(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A)的单体成分整体为100质量%时,上述(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单体(a)的混合量为77~98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普株式会社;琳得科株式会社,未经夏普株式会社;琳得科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1264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