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相铂改性铝化物涂层及其制备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10491.1 | 申请日: | 2014-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2452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孙超;于昊君;姜肃猛;刘瑞东;宫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2C30/00 | 分类号: | C22C30/00;C25D3/50;C23C10/48;C23C10/60;C23C14/14;C23C16/06;C23F17/0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21002 | 代理人: | 许宗富,周秀梅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相 改性 铝化物 涂层 及其 制备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温防护涂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相铂改性铝化物涂层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作为一种具有良好抗氧化、抗热腐蚀性能的铂改性铝化物涂层,已被广泛应用于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叶片等耐热部件的防护,它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作为粘接层(bond coat)与表面陶瓷层(如Y2O3稳定ZrO2)一起构成热障涂层(TBCs,即thermal barrier coatings)体系,来提高部件的抗高温氧化、抗热腐蚀性能,延长部件的服役寿命。相关应用的文献如:①中国发明专利,Pt+Si改性的β-NiAl热障涂层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201210078703.7;②中国发明专利,用于隔热涂层的经铂改性的NiCoCrAlY结合涂层,申请号200610169095.5;③中国发明专利,一种防护涂层,申请号200410003852.2等。
对于高温合金及高温防护涂层部件,其抗氧化性能主要依靠:(1)一层致密并且生长缓慢的Al2O3膜,阻止元素的内外扩散;(2)氧化钇稳定氧化锆陶瓷涂层来降低粘结层表面的温度。但是由于Al2O3膜和陶瓷涂层很脆,粘结层涂层在使用过程中表面出现的褶皱起伏很容易导致Al2O3膜和陶瓷涂层脱落,因此抑制粘结层在高温过程中的表面褶皱可以提高TBCs涂层的使用寿命。
铂改性铝化物涂层中常见的金属间化合物有β-(Ni,Pt)Al,γ′-(Ni,Pt)3Al以及PtAl2等,γ′-(Ni,Pt)3Al中Al含量太低而不能长时间维持生成单一的Al2O3膜,而PtAl2太脆,容易剥落,并且结构不稳定,容易在高温氧化过程中转变为β-(Ni,Pt)Al,相变引起涂层体积变化从而导致表面褶皱,最终导致Al2O3膜和陶瓷涂层脱落。而β-(Ni,Pt)Al是理想的涂层存在相,其具有稳定的结构和较高的Pt、Al固溶度,适合作为TBCs系统的连接层,因此如何制备出单一相的β-(Ni,Pt)Al涂层成为延长高温防护涂层服役时间的关键。
发明内容
为了延长TBCs热障涂层的服役时间,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相铂改性铝化物涂层及其制备工艺。本发明涂层中仅含有稳定的β-(Ni,Pt)Al单相组织,在保证涂层热稳定性的同时提供了足够含量的铝和铂元素。因此可以防止由于相变体积变化导致的涂层表面褶皱,提高TBCs热障的涂层的使用寿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单相铂改性铝化物涂层,该涂层为β-(Ni,Pt)Al单相涂层,Pt、Al和Ni元素在β-(Ni,Pt)Al相中均匀分布,其中:Al元素含量为30-40wt%,Pt元素含量为20-30wt%,Ni元素含量为30-40wt%。
所述单相铂改性铝化物涂层制备过程为:首先在基体上沉积铂元素以形成镀铂基底层,然后在所述镀铂基底层上沉积Al元素,最终获得单相铂改性铝化物涂层;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通过电镀将Pt沉积在基体上形成镀铂基底层;所述镀铂基底层的厚度为1-15μm。
(2)在镀铂基底层上面沉积Al元素形成含有β-(Ni,Pt)Al单相或者含有β-(Ni,Pt)Al和PtAl2双相的涂层,双相涂层中的PtAl2通过热处理手段消除后,形成仅含有β-(Ni,Pt)Al的单相涂层。
步骤(1)中,所述电镀工艺采用的镀液组成为:铂含量为6-10g/L的二亚硝基二氨铂((NH3)2Pt(NO2)2),20-65g/L的氨基磺酸(NH2SO3H),1g/L的十二烷基二甲基添加剂,其余为水;镀液pH值为1-5,镀液温度为60-90℃,电镀电流密度为1-10A/dm2,电镀时间为10分钟到2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104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