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监测数据的Weibull分布可靠性序贯验证试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10284.6 | 申请日: | 2014-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6275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31 |
发明(设计)人: | 蔡景;李鑫;肖罗椿;朱贝蓓;陈康;冒慧杰;殷逸冰;刘宸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49 | 代理人: | 陈琛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监测 数据 weibull 分布 可靠性 验证 试验 方法 | ||
1.基于监测数据的Weibull分布可靠性序贯验证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对于两参数Weibull分布,概率密度函数f(t|z)和概率分布函数F(t|z)分别为:
其中:m表示威布尔分布的形状参数,η(z)表示威布尔分布的尺度参数;
以产品的MTBF来验证设备是否符合其规定的可靠性要求:
通过贝叶斯方法估计得到形状参数m,并根据MTBF检验上限θ0和检验下限θ1:
计算得到θ0和θ1下的不同的η(z)值,分别为η0(θ0)和η1(θ1);
2)令(2)式中的y=tm,δ=η(z)m,则(2)式可改写为:
在累积工作时间t内发生r次故障的概率为:
则y服从指数分布,从而将Weibull分布转化成指数分布的情形;
3)不同MTBF要求下,在累积工作时间t内发生r次故障的概率比为:
其中:δ0=η0(θ0)m,δ1=η1(θ1)m;
根据序贯试验的判断界限:
其中:α:生产方风险;β:使用方风险;可得Weibull寿命型非替换序贯验证方案继续试验的判断条件为:
-h1+s·r<Tr,N(t)<h0+s·r (9)
其中:为累积失效时间,r为失效数;
令T1(r)=h0+s·r,T2(r)=-h1+s·r,若Tr,N(t)≤T1(r),则作出拒收判决;若Tr,N(t)≥T2(r),则作出接收判决;若T1(r)≤Tr,N(t)≤T2(r),继续试验;
4)如果到试验停止时利用已有的故障信息仍不能得到接收或者拒收判决,充分利用已有的监测数据进行未故障试验产品的剩余寿命预测,作为新的故障时间进而进行判决;
步骤1)中所述通过贝叶斯方法估计得到形状参数m,具体步骤如下:
对于两参数Weibull分布,概率密度函数为:
令θ=ηm,则密度函数为:
设随机变量X的分布函数为双参数Weibull分布,X1,X2,...,Xn为总体的独立同分布样本,参数θ和m未知,假设未知参数θ的先验分布为IG(α,λ),参数m的密度函数为g(m),并且θ和m相互独立,则联合概率密度函数为:
由此得θ和m的后验分布密度为:
未知参数θ和m的贝叶斯估计为后验均值向量,通过积分计算可得:
从而计算得出m的估计;
步骤4)的具体步骤如下:
若试验在t时刻停止时仍有产品未发生故障,那么具有年龄t的产品从t时刻开始继续使用下去直到失效为止所经历的时间,称为具有年龄t的产品的剩余寿命,记为Tt,其概率分布函数记为Ft(x),那么根据条件概率公式可得:
进一步可得:
则在一定年龄t条件下产品的剩余寿命分布函数为:
在一定年龄t条件下产品的剩余寿命概率密度函数为:
根据疲劳寿命样本的分布参数,可获取其剩余寿命的分布规律;具有年龄t的产品,其剩余寿命Tt能达到x的概率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1028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