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优化结构的相变换热管束及其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05847.2 | 申请日: | 2014-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159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梁年良;陈万仁;牛保奎;孙长江;何欣;刘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万仁 |
主分类号: | F28D15/04 | 分类号: | F28D15/04;F24D19/00;F25B39/00 |
代理公司: |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5 | 代理人: | 张绍琳;郑园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高***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优化结构 相变 管束 及其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换热设备辅助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采用提取压缩蒸汽的相变热进行相变换热的加热、制冷装置的管束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科技创新、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在热泵压缩机领域,变频、数码涡旋压缩机问世,喷液增寒技术、低温冷凝技术的发展等,热泵机组在-40℃以下的室外温度下能够稳定运行,并且具有很高的运行能效比,为风源热泵在供暖领域的使用开辟了新路。近年来人们采用大型水源热泵系统解决冷暖问题,但是我国的大部分地区由于地质条件的限制,地下水存量有限,而且抽取的地下水回灌困难,大型水源热泵的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大型水源热泵系统不是解决问题的合理方案。采用传统的风源热泵提供热量,应用风机盘管或风管系统供暖,在寒冷的季节如果不采用电辅加热必会吹出冷风,无法满足供暖需要,采用电辅加热电网负荷又无法全部满足。况且,传统的风源热泵运行费用太高,消费者根本无法接受。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ZL 2008 2 0071027.X、ZL 2008 2 0071026.5、ZL2012202753581、ZL2012202753539、ZL2013205901698、ZL2013205901700、ZL2013205907406、ZL2013205903462专利中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实现了风源热泵与相变地板换热的良好结合,实际应用表明节能效果明显,运行稳定可靠。其主要方法是将热泵的压缩介质:供暖时直接进入埋设于墙板或天花板或地板或吊挂板内的盘管内,压缩蒸汽、埋设于墙板或天花板或地板或吊挂板内的盘管和墙板或天花板或吊挂板一起组成室内辐射传热的热源体;供暖时采用压缩蒸汽、埋设于墙板或天花板或地板或吊挂板内的盘管和墙板或天花板或吊挂板一起组成室内辐射传热的热源体传递热量,供暖时热泵系统的冷凝温度降低20℃以上,设备输入功率小、能效比高、噪音低,地板辐射供热与人体的生理需求相适应。这些技术的完善需要一系列的生产工艺、生产装置、多种形式的产品满足系统各个部件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安装的需要。专利申请号ZL2012202753539的专利技术提供的管束方案:现场安装完成后效果较好,也解决了部分加工和运输问题,解决毛细管网的工厂化焊接和现场敷设问题,但是这种管束产品的应用实践表明:无论是工厂制造还是施工现场安装效率依然很低,阻碍了风源热泵直膨换热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只有通过生产工艺改进,生产过程优化、产品结构优化,生产出:管束中每一根管子焊接于分气头或回液头上,而且相对于其它管子是一个单独的圆盘,单根管子形成的圆盘用扎丝单独捆扎形成成品。此时,生产过程快速、运输方便、现场敷设易于散开、很快可从管束中找到对应的同一个管子,施工速度提升5倍以上。而要满足生产这样的成品必须开发相应的生产工艺和对应的生产专用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制造成本低、能够工厂定型制造、现场标准化安装、安装方便、维护费用低的用于提取压缩蒸汽的相变热进行相变换热的管束及其生产工艺。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优化结构的相变换热管束,主要由分气头、回液头和至少两根毛细管组成,分气头上装有与其相通的进气接头、回液头上装有与其相通的回液接头;每根毛细管均卷绕成毛细管盘圆、且毛细管两端均留有接头,每根毛细管两端的接头分别焊接在分气头和回液头上。
进气接头的内腔与分气头的内腔相通、回液接头的内腔与回液头的内腔相通。
所述的毛细管盘圆是单根毛细管从长度方向的中间有一个折弯、折弯后并列卷绕形成的;每个毛细管盘圆均留有的两个接头。
折弯后并列卷绕至少两圈螺旋状、不同直径的同心圆。
所述的毛细管盘圆是单根毛细管从长度方向的中间有一个折弯、折弯后并列卷绕形成至少两圈直径相近的同心圆并叠加在一起。
一种优化结构的相变换热管束的生产工艺,将单根毛细管从长度方向的中间折弯、折弯半径不小于毛细管直径的四倍;折弯后形成双根并列的毛细管并卷绕为毛细管盘圆;单根毛细管形成的毛细管盘圆用扎丝单独捆扎;毛细管盘圆留出的两个接头分别焊接于分气头和回液头上。
优选的,毛细管的内径为1.0mm~6mm;每条毛细管的长度为3m~46m;每组管束中毛细管的根数为2~50根。
其中,毛细管盘圆的直径不小于毛细管直径的6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万仁,未经陈万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058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游乐挖掘机
- 下一篇:石棉非金属纤维毡吸液芯的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