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优化结构的相变换热管束及其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05847.2 | 申请日: | 2014-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159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梁年良;陈万仁;牛保奎;孙长江;何欣;刘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万仁 |
主分类号: | F28D15/04 | 分类号: | F28D15/04;F24D19/00;F25B39/00 |
代理公司: |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5 | 代理人: | 张绍琳;郑园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高***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优化结构 相变 管束 及其 生产工艺 | ||
1.一种优化结构的相变换热管束,其特征在于:主要由分气头、回液头和至少两根毛细管组成,分气头上装有与其相通的进气接头、回液头上装有与其相通的回液接头;每根毛细管均卷绕成毛细管盘圆、且毛细管两端均留有接头,每根毛细管两端的接头分别焊接在分气头和回液头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化结构的相变换热管束,其特征在于:进气接头的内腔与分气头的内腔相通、回液接头的内腔与回液头的内腔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化结构的相变换热管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毛细管盘圆是单根毛细管从长度方向的中间有一个折弯、折弯后并列卷绕形成的;每个毛细管盘圆均留有的两个接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优化结构的相变换热管束,其特征在于:折弯后并列卷绕至少两圈螺旋状、不同直径的同心圆。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优化结构的相变换热管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毛细管盘圆是单根毛细管从长度方向的中间有一个折弯、折弯后并列卷绕形成至少两圈直径相近的同心圆并叠加在一起。
6.一种优化结构的相变换热管束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将单根毛细管从长度方向的中间折弯、折弯半径不小于毛细管直径的四倍;折弯后形成双根并列的毛细管并卷绕为毛细管盘圆;单根毛细管形成的毛细管盘圆用扎丝单独捆扎;毛细管盘圆留出的两个接头分别焊接于分气头和回液头上。
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优化结构的相变换热管束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毛细管的内径为1.0mm~6mm;每条毛细管的长度为3m~46m;每组管束中毛细管的根数为2~50根。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优化结构的相变换热管束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毛细管盘圆的直径不小于毛细管直径的6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万仁,未经陈万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0584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游乐挖掘机
- 下一篇:石棉非金属纤维毡吸液芯的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