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波辅助提取茶叶蛋白质的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02919.8 | 申请日: | 2014-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0298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陈仕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仁学院 |
主分类号: | C07K14/415 | 分类号: | C07K14/415;C07K1/3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中正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44231 | 代理人: | 张萍 |
地址: | 561011 贵州省铜***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波 辅助 提取 茶叶 蛋白质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蛋白提取领域,具体是一种微波辅助提取茶叶蛋白质的工艺。
背景技术
茶树属于山茶科山茶属多年生常绿木本植物,我国有14属,397种。茶叶在人们的生活中具有饮用、营养、保健、药理、人文等多元价值,可以作为保健饮品开发,我国具有丰富的茶叶资源。茶叶中蛋白质含量一般占茶鲜叶干重的15%~30%,其中大部分为非水溶性蛋白质,只有1%~2%的蛋白质为水溶性蛋白质。目前,对茶叶蛋白质的研究主要有:2001年,李燕等人用小鼠进行茶叶蛋白预防辐射,发现茶叶蛋白具有清除超氧阴离子的功能,可抵抗电离辐射所引起的致突变效应。2005年,活泼等人研究发现非水溶性茶叶蛋白有明显的降血脂效果,对抗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可能有一定的预防作用。2011年,陆晨等在研究茶叶蛋白质对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影响中,得出茶叶蛋白质可以作为有效的面粉营养强化剂和面粉品质改良剂。由此可知,茶叶蛋白是一种既具有营养又具有多种保健功能的蛋白质。目前,对茶叶蛋白质的提取工艺研究少有报道,有关的报道仅集中于茶叶蛋白的单一碱溶法提取工艺研究。微波提取技术是近年来新发展的一种方法,其提取技术因操作方便、提取效率高、能耗小等特点,已被广泛应用到食品原料及天然产物中目标功效成分的提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波辅助提取茶叶蛋白质的工艺的制备方法,提取用时少,速度快,效率高,具有很大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微波辅助提取茶叶蛋白质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预处理:将茶叶作为原料用乙酸乙酯进行清洗除脂,干燥后粉碎备用。
(2)茶蛋白浸提:a,将步骤(1)中制得的茶叶粉状原料加入浓度为0.04~0.14mol/L的NaOH溶液中并搅拌均匀,其中茶叶粉状原料与NaOH溶液的料液比1:10g/ml~1:60g/ml;b,将步骤a中得到的固液混合物置于微波炉中经微波催化55~155s后即为茶叶蛋白质粗提取液,其中,微波炉微波催化时的功率为136~800w。
(3)将步骤(2)中得到的茶叶蛋白质粗提取液真空抽滤,取滤液。
(4)脱色:将步骤(3)中得到的滤液经活性炭脱色25~35min,其中,每100mL滤液加入4g活性炭。
(5)提纯:将步骤(4)中处理后的滤液经真空抽滤后取滤液,即为茶叶蛋白质提取液。
(6)制备茶叶蛋白质干品:利用碱提酸沉法,在步骤(5)中得到的茶叶蛋白质提取液中加入浓度为0.01moL/L盐酸并调节pH至蛋白质的等电点使蛋白质沉淀出来,离心后取沉淀烘干制成蛋白质干品,备用,工艺完成。
作为优选,所述的一种微波辅助提取茶叶蛋白质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预处理:将茶叶作为原料用乙酸乙酯进行清洗除脂,干燥后粉碎备用;
(2)茶蛋白浸提:a,将步骤(1)中制得的茶叶粉状原料加入浓度为0.12mol/L的NaOH溶液中并搅拌均匀,其中茶叶粉状原料与NaOH溶液的料液比1:30g/mL,b,将步骤a中得到的固液混合物置于微波炉中经微波催化135s后即为茶叶蛋白质粗提取液,其中,微波炉微波催化时的功率为440w。
(3)将步骤(2)中得到的茶叶蛋白质粗提取液真空抽滤,取滤液;
(4)脱色:将步骤(3)中得到的滤液经活性炭脱色30min,每100mL滤液加入4g活性炭;
(5)提纯:将步骤(3)中处理后的滤液经真空抽滤后取滤液,即为茶叶蛋白质提取液;
(6)制备茶叶蛋白质干品:利用碱提酸沉法,在步骤(5)中得到的茶叶蛋白质提取液中加入0.01moL/L盐酸并调节pH至蛋白质的等电点使蛋白质沉淀出来,离心后取沉淀烘干制成蛋白质干品,备用,工艺完成。
本发明以微波辅助法提取茶叶中的蛋白质,分别对NaOH浓度、料液比、微波功率、微波时间等因素进行单因素发明,并通过正交实验得到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NaOH浓度为0.12moL/L,料液比为1:30(g/mL),微波时间为115s,微波功率为440w,在此条件下茶叶蛋白质的提取率为11.16%。与传统提取工艺比较,微波辅助提取用时少,速度快,效率高。具有很大的优点。此外,本发明还对茶叶蛋白质的吸水性、吸油性和持水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吸水性为1.797mL/g,吸油性为0.998mL/g,持水能力为1.64g/g。茶叶蛋白质虽然大部分为非水溶性蛋白质,不能直接被人体吸收利用,但若对其进行改性,可以被人体吸收利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仁学院,未经铜仁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0291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