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1,2-环戊二甲酰亚胺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94596.2 | 申请日: | 2014-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873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发明(设计)人: | 项金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滨海博大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09/52 | 分类号: | C07D209/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555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甲 亚胺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1,2-环戊二甲酰亚胺的制备方法,属于化学合成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合成1,2-环戊二甲酰亚胺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以1,2-环戊二甲酰胺直接在300℃高温下反应合成1,2-环戊二甲酰亚胺。该工艺反应温度高,焦化现象严重,而且产品收率低(不到50%),质量差,同时存在冲料的风险。反应式如下:
关于如何降低反应温度、减少焦化的问题,人们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专利ZL200510049977.3提出用1,2-环戊二甲酰胺在有机溶剂中与酸成盐,再环合制得1,2-环戊二甲酰亚胺,反应式如下:
ZL201110248438.8提供了一个类似方案,以环戊烷-1-甲酰胺-2-甲酸铵为原料,经磷酸水解,后不经分离直接环合成1,2-环戊二甲酰亚胺。反应式如下:
上述两方法虽然都降低了反应温度(220~260℃),提高了收率(收率>80%),但都产生大量的废盐,所以原子经济性并不高。再者环合反应在强酸下进行,不但对设备腐蚀严重,而且会造成酰胺的部分水解,因而收率跟质量都不是太理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境友好、工艺简便、高收率、高质量、低成本制备1,2-环戊二甲酰亚胺的方法。
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容器中加入1,2-环戊二甲酰胺(湿)与适量催化剂1,2-环戊二甲酸,加热升温,在220~240℃保温1~4小时,环合得1,2-环戊二甲酰亚胺。同时,反应产生的氨气用水喷淋吸收成氨水,回收利用。然后将上述反应液加入适量解聚剂,使部分副产也解聚成目标产物,减压蒸馏,得1,2-环戊二甲酰亚胺粗品,粗品含量可达到99.5%。最后经有机溶剂精制重整形,得到1,2-环戊二甲酰亚胺成品。收率90%以上,含量可达99.7%。
反应方程式
主反应为:
副反应(其一):
本发明所用的1,2-环戊二甲酸可以很容易地通过1,2-环戊二甲酰胺水解制得,反应式如下:
本发明的特点是:1.制备 1,2-环戊二甲酰亚胺的过程中,以1,2-环戊二甲酸为催化剂不但可以加快环合反应速度,而且可与1,2-环戊二甲酰胺形成共熔,降低体系黏度,减少焦料 产生。2.直接用1,2-环戊二甲酰胺湿品投料,可使反应体系含水,防止了氧化,减少了结焦,降低了冲料风险。3.反应完全后加入解聚剂减压蒸馏,提高了产品的收率与质量。4.对产生的氨气用水回收,可以减少三废排放。
总之:本发明不但简化了工艺路径,改善了反应条件,减少了焦化产生,提高了产品质量与收率,同时产生的氨气实现了循环利用。为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一条绿色可行的方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一个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在500ml四口瓶中投入1,2-环戊二甲酸8g(折干),1,2-环戊二甲酰胺共160g(折干计,其中含水10.8%),升温到220℃,在220~240℃之间保温2小时,得1,2-环戊二甲酰亚胺反应液,再加入偏磷酸铵0.5g,减压蒸馏,得1,2-环戊二甲酰亚胺粗品。再加入甲苯溶解,降温,结晶,过滤,干燥得1,2-环戊二甲酰亚胺精品(母液可直接套用),得136.1g,收率(以1,2-环戊二甲酸跟1,2-环戊二甲酰胺总摩尔数计)为92.0%,含量为99.85%,熔点85.3~86.1℃。质量达到格列齐特级别要求。
实施例2
在500ml四口瓶中投入1,2-环戊二甲酸8g(折干),1,2-环戊二甲酰胺共160g(折干计,其中含水10.8%),升温到220℃,在220~240℃之间保温2小时,得1,2-环戊二甲酰亚胺反应液,不加解聚剂,减压蒸馏,得1,2-环戊二甲酰亚胺粗品。再加入甲苯溶解,降温,结晶,过滤,干燥得1,2-环戊二甲酰亚胺精品,得112.6g,收率(以1,2-环戊二甲酸跟1,2-环戊二甲酰胺总摩尔数计)为76.1%,含量为99.1%,熔点84.2~85.2℃。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滨海博大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滨海博大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945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