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固定壁障调节装置及其动态补偿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93939.3 | 申请日: | 2014-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9079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李绍东;刘亚奇;陈婙;纵宁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7/00 | 分类号: | G01M1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37 | 代理人: | 郑玮 |
地址: | 20110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 调节 装置 及其 动态 补偿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定壁障调节装置,尤其是一种既可在x方向移动又可在z方向移动的固定壁障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固定壁障调节装置是专用于安装整车碰撞试验用各类固定壁障的设备,具有快速精确定位的功能。
不同的车辆碰撞试验中需要使用不同的固定壁障(例如40%偏置壁障,柱壁障,RCAR壁障,30°角度壁障,追尾模拟壁障),他们的安装位置和要求随试验类型及车辆类型的不同而不同。这些壁障轻则数百公斤,重则3吨以上。以往壁障安装的主要方法是通过人工测量多次调整安装位置以求壁障定位相对准确,这种传统的方法更换固定壁障花费时间长,定位不准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在水平方向移动又能在垂直方向移动的固定壁障调节装置,以保证调节装置平稳移动,同时保证挂钩的精确定位。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固定壁障调节装置,包括:
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分别与x方向的第一调节机构及z方向的第二调节机构连接;
x方向的第一调节机构,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第一直线导轨、第一滑块、第一丝杆和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与第一丝杆同轴设置,所述第一电机与第一丝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直线导轨与第一丝杆平行,并设置在所述第一丝杆的周侧,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一直线导轨滑动连接;
z方向的第二调节机构,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包括第二直线导轨、第二滑块、第二丝杆和第二电机,所述支撑装置的底板与所述第一滑块固定连接,并与所述第一丝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二直线导轨、第二丝杆和第二电机均竖直设置,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第二直线导轨滑动连接,所述支撑装置与所述第二滑块固定连接,并与所述第二丝杆螺纹连接;
挂钩横梁,所述挂钩横梁固定在所述支撑装置的底板上,并具有伸出所述支撑装置底板的两端;
挂钩,所述挂钩包括第一挂钩和第二挂钩,所述第一挂钩和第二挂钩的上端分别挂接在所述挂钩横梁上,下端固定在所述固定壁障上;
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传感器电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调节机构还包括第一减速机和水平联轴器,所述水平联轴器和第一减速机连接,所述第一丝杆依次通过所述水平联轴器和第一减速机与所述第一电机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丝杆通过第一螺栓、第一螺母与所述水平联轴器的一端连接,所述水平联轴器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螺栓、第二螺母与所述第一减速机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调节机构还包括第一方向操作手轮,所述第一方向操作手轮与第一丝杆的另一端连接。
进一步地,两根平行的所述第一直线导轨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丝杆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调节机构还包括第二减速机和同步带,所述第二电机通过第二减速机与所述第二丝杆连接,所述第二减速机远离第二电机的一端具有减速机安装板,所述减速机安装板固定在所述支撑装置的顶板上,所述第二减速机远离第二电机的一端通过所述同步带与第二丝杆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调节机构还包括第二方向操作手轮,所述第二方向操作手轮与第二丝杆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调节机构还包括防退块,用于防止所述第二电机受到拉力作用会在y方向移动,所述防退块的一侧固定在所述减速机安装板上,另一侧固定在所述支撑装置的顶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壁障调节装置还包括坦克链,用于放置电缆线。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动态补偿方法,应用于上述固定壁障调节装置,所述固定壁障调节装置还包括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包括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均固定在所述支撑装置的侧板上,所述第一传感器靠近所述挂钩横梁的一端,所述第二传感器靠近所述挂钩横梁的另一端,所述第一传感器测量第一挂钩与挂钩横梁中间部分的距离A,所述第二传感器测量第二挂钩与挂钩横梁中间部分的距离B,
如果A=B,初始状态的第一调节机构保持静止,
如果A<B,第一调节机构向远离第一传感器的方向移动(A-B)/2的位移,
如果A>B,第一调节机构向远离第二传感器的方向移动(A-B)/2的位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939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