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重交联多糖可注射型水凝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589982.2 | 申请日: | 2014-10-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791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 发明(设计)人: | 颜世峰;王滔滔;王耀伟;许娇娇;方圆;孙园园;宋丽;尹静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8J3/24 | 分类号: | C08J3/24;C08J3/075;C08L5/08;C08L5/04;C08L1/26;C08B37/08;C08B37/04;C08B15/10;A61L27/20;A61L27/52;A61K47/48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何文欣 |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重 交联 多糖 注射 凝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凝胶制备方法,特别是可注射型水凝胶制备方法,应用于再生医学、组织工程、药物控释等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水凝胶是亲水的聚合物网络,它能够吸收大量的水分,但由于聚合物链间的物理交联和化学交联作用而不会溶解于水中,只能溶涨且保持一定的形状。水凝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水渗透性,通过人工合成可得到不同微观结构和性能的水凝胶材料,这些性质使水凝胶在生物医学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在再生医学领域,可注射水凝胶的研究尤其引人注目。可注射水凝胶可用于生物活性分子控释、细胞的包埋以及用作组织支架材料等方面。水凝胶在体内原位形成,这样就可避免外科手术过程中的高度创伤性,加速愈合、减少病人痛苦、降低医疗费用。特别当用于修复复杂形状的组织时,可注射水凝胶具有自适应性,可体温固化,这是一般水凝胶不可比拟的。可以说,可注射水凝胶是未来生物医用材料应用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可注射水凝胶按形成机理可分为物理交联水凝胶和化学交联水凝胶。物理交联水凝胶的分子链通过非共价键连接,如范德华作用、离子作用、氢键作用和疏水作用等一些次价力作用所形成的交联网状结构,而这些水凝胶一般都可以由溶胶-凝胶状态之间相互转变。但是物理交联作用力较弱,容易在pH值、离子强度等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时遭到破坏,机械性能较差,故在实际应用上受到一定的限制。化学交联水凝胶则通过交联剂使分子链由共价键作用形成三维交联的网络结构,性能较物理交联水凝胶稳定,具有较高的交联密度和较好的机械性能,并且能够通过调节交联剂的用量来控制凝胶的交联度和溶胀度。但化学交联水凝胶使用有一定毒副作用的低分子交联剂或者改性剂,不可避免地带来生物相容性问题。
可注射水凝胶的材料来源主要分为合成和天然高分子。后者包括蛋白质和多糖,具有细胞外基质类似的生化结构与组成,生物相容性好,价格低廉,材料来源广泛。壳聚糖是一种天然的氨基葡萄糖聚合物,带正电荷,其结构与细胞外基中多糖相似,在体内的降解产物为氨基葡萄糖单体,能被人体所吸收。此外,壳聚糖还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对组织无不良反应,并且来源广泛,价格便宜,在组织工程中应用广泛。由于其分子内、分子间的氢键作用,使其呈紧密的晶态结构,所以不溶于水和大多数有机溶剂。溶解性差成为限制壳聚糖应用的主要因素。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多重交联多糖可注射型水凝胶制备方法,以壳聚糖为主要组分,以多糖类高分子或多糖类高分子混合物作为第二组分,对两组分进行改性,通过席夫碱反应及静电作用获得机械性能好、生物相容性良好并且能够快速成型的可注射用壳聚糖多重交联水凝胶。本发明对壳聚糖进行水溶性改性,使其能够应用于低成本和安全的可注射水凝胶体系。
为达到上述发明创造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多重交联多糖可注射型水凝胶制备方法,以经过化学改性后具有羧基基团或羟基基团的水溶性壳聚糖作为第一组分,以进行醛基化化学改性的多糖类高分子或进行醛基化化学改性的多糖类高分子混合物作为第二组分,通过两种改性的组分之间的静电作用和希夫碱反应,获得具有多重交联网络结构的水凝胶。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分别制备质量浓度为0.5~3wt%的改性壳聚糖水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5~3wt%的醛基化改性多糖水溶液,分别作为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将两组分以体积比9:1~1:9混合,通过两种改性的组分之间的静电作用和希夫碱反应,获得具有多重交联网络结构的水凝胶。
作为本发明更加优选的技术方案,以羟基酸类改性剂或酸酐类改性剂对壳聚糖进行化学改性,获得具有羧基基团或羟基基团的水溶性壳聚糖,羟基酸类改性剂采用羟基乙酸、乳酸或乳糖酸,酸酐类改性剂采用丁二酸酐、戊二酸酐或己二酸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899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医用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离子液体溶解丙烯酸树脂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