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清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77283.6 | 申请日: | 2014-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902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发明(设计)人: | 董兰起;袁静;李成波;王林;赵娴;陈宝阔;杨磊;贺伯君;赵赫;丛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材节能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J3/00 | 分类号: | F23J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史霞 |
地址: | 300400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硅业余热利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在余热锅炉光管换热器上的清灰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硅业余热锅炉的热烟气中含有大量的粉尘,且粉尘细,粘性大,容易在锅炉换热管面上积灰,影响锅炉受热面的传热效果,致使锅炉出力降低,发电量降低。为了防止积灰,提高锅炉热效率,实现锅炉安全、稳定运行的目的,一般采用清灰装置。目前余热锅炉常用的清灰方法主要有:吹灰器、声波清灰、可燃气体爆燃吹灰和机械振打装置清灰,以上几种主要的烟气清灰方式都在实践中使用,因积灰类型不同而清灰方式也不同,这已经在实践中被证明。由于硅业余热锅炉的烟气特性,其烟气中含灰量很高,管子表面积灰速度快,而且粘性大,容易结块,上述几种清灰方式都不理想,这就需要发明一种针对硅业余热锅炉特点的清灰方式。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了一种用在换热器光管上的清灰装置,该清灰装置的刷体包裹着光管与光管表面过盈接触,能把光管上的积灰从光管表面清除干净,从而大幅度提高了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清灰装置,包括:
多组机械手,每组机械手均包括多个机械手,每个机械手均包括一夹具和设置在所述夹具里面的刷体,所述刷体包裹在换热器光管的周围;
移动框架,所述多组机械手的夹具均固定在所述移动框架上;
电机;
丝杠,其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丝杠的纵轴向平行于所述换热器光管的纵轴向;
滑块,所述滑块内的螺纹与所述丝杠上的螺纹相适配设置且所述滑块套装在所述丝杠上,所述滑块在所述丝杠的转动驱动下沿所述丝杠的纵轴向移动;
推杆,其一端固定在所述滑块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移动框架上,所述滑块沿所述丝杠的纵轴向移动驱动所述推杆以及与推杆连接的所述移动框架沿所述丝杠的纵轴向移动;其中,所述移动框架移动带动所述多组机械手顺着所述换热器光管的纵轴向移动使所述刷体清除所述换热器光管上的积灰。
优选的是,所述的清灰装置,还包括滚轮和导轨,所述滚轮设置在所述移动框架的两侧边上,所述导轨设置在换热器框架的两侧边上且以平行于所述换热器光管的方式设置,且所述滚轮可以在所述导轨上来回滚动。
优选的是,所述的清灰装置,还包括导轨灰铲,所述滚轮的前面和后面均设置一所述导轨灰铲用以清除所述导轨上的积灰。
优选的是,所述的清灰装置,所述移动框架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换热器光管纵轴向平行的杆体,其数量与所述换热器光管的数量一样,在所述每个杆体上均固定有一组机械手。
优选的是,所述的清灰装置,还包括一导向杆,所述导向杆和所述丝杠均设置在一支撑架上,所述导向杆平行于所述丝杠设置且所述滑块也套装在所述导向杆上,使所述滑块沿所述丝杠和导向杆的纵轴向运动。
优选的是,所述的清灰装置,还包括一变速器,其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变速器的输出轴与所述丝杠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的清灰装置,所述变速器的输出轴与所述丝杠连接的具体连接方式为:设置有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所述第一链轮与所述变速器的输出轴连接并在所述变速器的驱动下转动,所述第二链轮与所述丝杠连接,所述第二链轮与所述第一链轮通过一链条传动连接并在所述第一链轮的带动下转动,所述第二链轮转动使所述丝杠转动。
优选的是,所述的清灰装置,还包括一底座,所述电机,变速器,第一链轮,第二链轮,丝杠,导向杆以及支撑架均设置在所述底座上。
优选的是,所述的清灰装置,所述推杆通过一关节轴承和第一销轴固定在所述移动框架上。
优选的是,所述的清灰装置,所述每组机械手的个数为2个或者3个,所述滚轮设置有四个。
本发明所述的清灰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一是设置机械手,由于机械手的刷体紧紧包裹住换热器的光管,当机械手来回移动时,能够把光管表面上的积灰清除干净,效果很好,克服了传统清灰装置的弊端。二是在移动框架上设置有滚轮,滚轮可以在导轨上滚动,使移动框架移动时轻便灵活,且在四个滚轮的前后方均装有导轨灰铲,用以清除导轨上的积灰,这样就不会使轨道上的积灰影响滚轮滚动。三是,该清灰装置可以用在换热器工作过程中,能够保证换热器的光管上的积灰及时地被清除掉,大大提高了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清灰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清灰装置的轴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清灰装置中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材节能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材节能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772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