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聚焦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68801.8 | 申请日: | 2014-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9225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何萍;马伟民;尤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232 | 分类号: | H04N5/2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张永明 |
地址: | 310052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聚焦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聚焦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连续获取多帧图像数据,并分别对多帧图像数据中的每帧图像数据进行聚焦窗口的划分;对每个聚焦窗口内的图像数据依次进行灰度变换处理和滤波处理;对经过滤波处理后的图像数据中的每个像素点分别求取与该像素点对应的第一梯度值和第二梯度值;根据每个聚焦窗口内与各个像素点对应的第一梯度值和第二梯度值,获取与每个聚焦窗口对应的第一聚焦评价值和第二聚焦评价值;通过第一聚焦评价值和第二聚焦评价值确定电机的聚焦方向以及通过第一聚焦评价值的第一聚焦变化率和第二聚焦评价值的第二聚焦变化率调整电机的步长,直至电机将镜头调整至聚焦状态。因此聚焦速度更快且更加精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视频监控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自动聚焦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相关技术中的摄像机中所采用的自动聚焦(Auto Focus,即通过采用预设方式可以使得摄像机自动调节被摄物体聚焦到一个清晰的位置上)技术从基本原理而言,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第一类、主动式聚焦,即通过向被摄物体发射超声波或红外线,然后检测其反射的声波或光线以计算得到被射物体与摄像机镜头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得电机驱动镜头移动至聚焦位置;
第二类、被动式聚焦,即不依赖于成像系统的波源,而是通过透镜部分来接收成像目标发射的光线,进而直接利用成像目标的亮度(即人对发光体或被照射物体表面的发光或反射光强度实际感受的物理量)及其它信息进行聚焦检测的自动聚焦。
上述被动式聚焦可以包括:聚焦检测法和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法,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自动聚焦方式由于无需额外的发射装置,可以利用现有的软、硬件资源及先进的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大大降低了设备的复杂性和费用,而成为当前自动聚焦技术发展的主流。
基于图像处理的自动聚焦方式通常可以包括以下工作流程:当摄像机每采集一帧图像时,对所采集的图像使用图像清晰度评价函数(其能够反映图像的离焦程度)计算该图像的聚焦评价值(由图像清晰度评价函数计算图像有效区域的标量),当驱动聚焦电机通过连续采集得到多帧图像时,计算出的聚焦评价值可以构成一条时间序列的聚焦曲线;然后对该曲线搜索聚焦极值,并使得电机驱动镜头移动至与该极值对应的焦点位置,即完成自动聚焦。此方法即为“爬山法”。
随着摄像机自动聚焦功能的普及化,对自动聚焦速度及其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一些自动聚焦技术中,相关技术中已经公开的技术方案提出利用高通滤波器和低通滤波器计算图像聚焦评价值的方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这种利用滤波器计算聚焦评价值的聚焦曲线虽然在大多数成像场景中能够表现出较好的单峰性,仅有一个极值,即为清晰点,但是在一些灯光场景中,例如:室外有路灯的场景,其聚焦曲线则较为复杂,难以找到清晰点。另外,还有其他相关技术方案提出采用可变步长的搜索方法来提高自动聚焦速度,利用相邻点聚焦评价值连线的斜率来决定采样步长,然而图像的聚焦评价值容易受到电路及环境影响,特别是离焦严重的情况下,此时相邻点斜率大小无规律性,难以确定正确的采样步长。另外,当聚焦曲线不太平滑存在毛刺时,这种搜索方法很容易陷入局部极值,即假峰值。此时,无法找到准确的清晰点。
综上所述,相关技术中缺乏一种在能够确保聚焦稳定性和精度的前提下快速聚焦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聚焦方法及装置,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缺乏一种在能够确保聚焦稳定性和精度的前提下快速聚焦的技术方案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自动聚焦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688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摄像装置
- 下一篇:一种船载自动清洁高清摄像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