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水回用装置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564121.9 | 申请日: | 2014-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105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熊旭华;钱世奇;肖毅强;曹祖略;敬丹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9/1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45 | 代理人: | 罗观祥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复合 垂直 人工 湿地 水回用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工湿地的单户型中水回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水回用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近年来,生态住宅,绿色建筑的理念广为流传,在国内许多新建住宅区内都有所体现。其设计理念在于住宅小区不仅要具备居住功能,同时要为居民提供赏心悦目,怡情养性的景观环境,而且要求小区的建造和使用过程中,实现资源和能源的再利用,再节约,回收和循环。住宅小区在景观上通常使用水景改善环境,人们对水景的要求带动了水资源的消耗。但我国是一个水资源贫乏的国家,政府一直提倡建设节水型社会。这就对住宅的水环境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考虑水环境的景观,同时要实现住宅的水资源循环利用和水污染控制。
中水回用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国外开始应用,已经成为解决水资源短缺和污染的重要途径,在我国许多城市得到了推广使用。目前中水回用采用的工艺主要包括格栅,混凝沉淀,生化处理和过滤等处理,需要单独修建处理设备,不仅成本高,而且占地面积大,维护管理麻烦,不适合居住人数少的单户型住宅。
目前,人工湿地具有建设维护成本低,能耗低,运行效果可靠,管理简单,景观效应良好的优点。但同时也存在不足之处,如占地面积大,受气候条件限制大,容易产生淤积、堵塞现象,个别类型湿地还会滋生蚊蝇。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人工湿地系统占地面积大,不适用于分散式单户型住宅,水力条件不佳,湿地床的利用效率低下,容易堵塞,氮磷的去除率较低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水回用装置及方法,不仅能够增加湿地床的利用效率,而且减少了堵塞,提高了中水的处理效率,达到了减少占地,适用于分散式单户型住宅的目的。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水回用装置,包括人工湿地(10),人工湿地(10)的一侧自上而下设有调节水箱(8)、储水箱(6),人工湿地(10)的另一侧设有清水箱(15);
所述人工湿地自上而下依次包括:植被层(19)、碎石层(20)、土壤层(21)、炉渣和石灰石混合层(22)、沙粒层(23)、碎石层(24);
所述调节水箱(8)与土壤层(21)之间连接有布水管(9);
所述碎石层(24)底部设有过流孔(11)。
所述清水箱(15)内设有紫外线消毒槽(14),人工湿地(10)与紫外线消毒槽(14)之间设置有湿地出水管(13)。
人工湿地(10)的中部设有导流墙(12),导流墙(12)将人工湿地(10)分为两块湿地单元,导流墙(12)下方有一过流孔(11)。
所述调节水箱(8)内放置泵组(7),该泵组(7)由水泵和曝气设备构成。
所述储水箱(6)的上侧壁设有雨水及生活污水进水管(1)、溢流管(2)和一个防止悬浮颗粒物进入储水箱(6)内的筛网(5)。
调节水箱(8)还设有用于放空其内积水的调节水箱放空管(3)。
所述清水箱(15)的上侧壁设有清水箱补水管(16)和清水箱出水管(17),下侧壁设有用于放空其内积水的清水箱放空管(18)。
采用上述基于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水回用装置的回水方法如下:
雨水及生活污水由雨水及生活污水进水管(1)收集后通过筛网(5)滤除悬浮颗粒物后进入储水箱(6),储水箱(6)中的水通过水压作用进入上方的调节水箱(8)中并由泵组(7)的水泵加压,再通过布水管(9)进入土壤层(21),然后自上而下依次渗入植被层(19)、碎石层(20)、土壤层(21)、炉渣和石灰石混合层(22)、沙粒层(23)、碎石层(24),最终通过导流墙(12)下方的过流孔(11)清除水中污染物、并实现上向流和下向流的交替,使上下水层得以混合交换,改变传统人工湿地的水流条件。
进入人工湿地(10)的水被净化后,通过湿地出水管(13)先进入紫外线消毒槽(14)消毒灭菌后进入清水箱(15)。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
(1)装置设计紧凑,占地面积小,而处理效率高。设计为1.8个立方。污水平均日产生量为200L,最大日产生量为0.9—1m3,取总变化系数为2.3,则人工湿地池处理能力为0.5m3/d。
(2)能与住宅本身很好地结合,不仅实现独立住宅废水的就地处理与回收利用,节约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而且发挥了景观价值。同时单户型的分散式设计可节省污水处理系统中管网的庞大投资,适用范围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6412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排污功能的全屋净水器及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造纸生产线废料收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