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水回用装置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564121.9 | 申请日: | 2014-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105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熊旭华;钱世奇;肖毅强;曹祖略;敬丹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9/1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45 | 代理人: | 罗观祥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复合 垂直 人工 湿地 水回用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基于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水回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人工湿地(10),人工湿地(10)的一侧自上而下设有调节水箱(8)、储水箱(6),人工湿地(10)的另一侧设有清水箱(15);
所述人工湿地自上而下依次包括:植被层(19)、碎石层(20)、土壤层(21)、炉渣和石灰石混合层(22)、沙粒层(23)、碎石层(24);
所述调节水箱(8)与土壤层(21)之间连接有布水管(9);
所述碎石层(24)底部设有过流孔(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水回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水箱(15)内设有紫外线消毒槽(14),人工湿地(10)与紫外线消毒槽(14)之间设置有湿地出水管(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水回用装置,其特征在于:人工湿地(10)的中部设有导流墙(12),导流墙(12)将人工湿地(10)分为两块湿地单元,导流墙(12)下方有一过流孔(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水回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水箱(8)内放置泵组(7),该泵组(7)由水泵和曝气设备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水回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箱(6)的上侧壁设有雨水及生活污水进水管(1)、溢流管(2)和一个防止悬浮颗粒物进入储水箱(6)内的筛网(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水回用装置,其特征在于:调节水箱(8)还设有用于放空其内积水的调节水箱放空管(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水回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水箱(15)的上侧壁设有清水箱补水管(16)和清水箱出水管(17),下侧壁设有用于放空其内积水的清水箱放空管(18)。
8.采用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水回用装置的回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雨水及生活污水由雨水及生活污水进水管(1)收集后通过筛网(5)滤除悬浮颗粒物后进入储水箱(6),储水箱(6)中的水通过水压作用进入上方的调节水箱(8)中并由泵组(7)的水泵加压,再通过布水管(9)进入土壤层(21),然后自上而下依次渗入植被层(19)、碎石层(20)、土壤层(21)、炉渣和石灰石混合层(22)、沙粒层(23)、碎石层(24),最终通过导流墙(12)下方的过流孔(11)清除水中污染物、并实现上向流和下向流的交替,使上下水层得以混合交换,改变传统人工湿地的水流条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回水方法,其特征在于:进入人工湿地(10)的水被净化后,通过湿地出水管(13)先进入紫外线消毒槽(14)消毒灭菌后进入清水箱(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6412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排污功能的全屋净水器及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造纸生产线废料收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