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用的分子重构型调和油及其生产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559952.7 | 申请日: | 2014-10-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1273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 发明(设计)人: | 杨博;王永华;王卫飞;王方华;元冬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1C3/10 | 分类号: | C11C3/1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45 | 代理人: | 宫爱鹏 |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用 分子 构型 调和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调和油生产技术,该技术采用酯交换技术实现分子重构,并分提收获其低温组分,获得了包含适度饱和脂肪酸的营养更加平衡的液体调和油。
背景技术
调和油,是将两种以上经精炼的油脂(香味油除外)按比例调配制成的食用油,可作熘、炒、煎、炸或凉拌用油。
调和油具有多种优点,最主要的优点在于其可以克服单种油脂脂肪酸应用不平衡的问题。关于脂肪酸营养平衡的调和油的配方和生产方法,已有大量专利公开,如CN1233250C、CN101766235A、CN101530140A、CN 102283295 B、CN 101822295 B等。
调和油的生产,一般是物理混合,而非化学混合。其原料一般选用精炼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葵花籽油、棉籽油和分提棕榈油等为主要原料,还可配有精炼过的米糠油、玉米胚油、油茶籽油、红花籽油、小麦胚油等特种油脂。通常,调和油的原料均为低熔点,也就是,常温下甚至零度条件下为液态的油脂。
人们对于油脂和饱和脂肪酸的认识,也经历一个不变转变的过程,早在1957年,美国心脏病协会(AHA)提出了第一个心脏健康饮食指南,即饮食中脂肪的含量和总胆固醇量会影响心脏的健康,人们应该少摄入饱和脂肪,多吃不饱和脂肪。到了上世纪60年代末,专家们认为好脂肪和坏脂肪的分界点很难把握,于是指南被修改为脂肪都是有害的。近年来,反式脂肪酸成了一个热点,被认为是“绝对应该避免”的一类脂肪酸,而饱和脂肪应该适量摄取。尽管从消费者的一般观点,仍然相当大的人群认为饱和脂肪酸不利于人体健康,但是,学术界已经普遍承认适量摄取饱和脂肪酸对人体具有好处。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建议,人体摄入的脂肪酸应该符合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1:1:1的比例。该建议中,支持人体应该摄取一定量的饱和脂肪酸,现实的东方饮食习惯中,人们也普遍存在饱和脂肪酸的摄取不足问题,而非饱和脂肪酸摄取过量,因此,有必要适当提高食用油中的饱和脂肪酸比例。我们常见的绝大多数植物油,如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葵花籽油等,一般仅含有10%左右的饱和脂肪酸。然而,提高调和油中饱和脂肪酸的比例具有相当大的困难,因为,提高调和油饱和度的唯一方法是混入高饱和度的油脂,高饱和度的油脂一般是固体油脂,而低饱和度的油脂是液体油脂,二者简单混合后,存在分层现象,无法保持良好的流动性和均一性,严重影响了消费者对产品的接受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寻求一种增加饱和脂肪酸的平衡型液体油脂的生产方法。
尽管人们早就清楚酯交换反应可以实现固体油脂和液体油脂的均一化,但研究表明,多数固体油脂和液体油脂酯交换反应后,经常存在液体油得率偏低和液体油的长期保存期间易于析出沉淀的问题,影响了其商品特性。所以,目前尚未出现用酯交换工艺生产包含适度饱和脂肪酸食用调和油的先例。
本课题组意外地发现,当固体油脂采用椰子油或棕榈仁油时,尽管二者的饱和脂肪酸含量达到了80%以上,将它们和传统液体油进行酯交换反应后再经过分提加工,液体油得率相对较高,而且不易于析出沉淀。进一步进行生理功能研究,发现上述液体油具有抑制体脂肪积蓄的功能,进而形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方法采用A和B两类原料油脂,A类油脂包括棕榈仁油和椰子油中的一种或二者的混合物;所述B类油脂为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大于80%的植物油。本方法包含以下技术步骤:
(1)A类油脂(固体油脂)和B类油脂(液体油脂)按1:1~10的比例混合;
(2)经过酯交换反应;
(3)步骤(2)反应产物经过分提处理,分提温度为3~18℃,收获液体部分,即为分子重构型调和油。
A类油脂的特点是包含大量饱和脂肪酸,其中椰子油的饱和脂肪酸含量一般在90%以上,棕榈仁油的饱和脂肪酸含量在80%以上;而B类包含大量不饱和脂肪酸,也是人们日常食用油的主要的品种,它们也是作为传统调和油生产最常用的原料。通常,B类油脂包括大豆油、菜籽油、玉米油、花生油、葵花籽油、红花油、亚麻油、橄榄油、山茶油中的一种或者一种以上的混合物。
本方法的第一步是混合,为使得物料混合均匀,混合温度一般要高于A类油脂的熔点,本发明中,椰子油和棕榈仁油的熔点一般在23~27℃,而后续酯交换反应往往需要更高的温度,因此,在本发明中,混合温度可以取30~80℃,优选40~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5995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