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表面抗菌功能化的类骨磷灰石-聚氨酯骨修复支架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40466.0 | 申请日: | 2014-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381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吉东;蒋佳兴;李玉宝;左奕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L27/54 | 分类号: | A61L27/54;A61L27/12;A61L27/18;A61L27/30 |
代理公司: | 成都立信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51100 | 代理人: | 濮家蔚 |
地址: | 610065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表面 抗菌 功能 磷灰石 聚氨酯 修复 支架 制备 方法 | ||
1.表面抗菌功能化的类骨磷灰石-聚氨酯骨修复支架,其特征是在类骨磷灰石-聚氨酯多孔支架表面覆盖有厚度为20~500纳米,优选厚度为50~200纳米的由负载有抗菌成分、粒径为20~100纳米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构成的材料层,抗菌成分的负载量为二氧化硅纳米颗粒质量的5~50%,优选的负载量为二氧化硅纳米颗粒质量的10~3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类骨磷灰石-聚氨酯骨修复支架,其特征是所述的介孔二氧化硅颗粒的粒径为30~70纳米。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类骨磷灰石-聚氨酯骨修复支架,其特征是所述的介孔二氧化硅颗粒为以所述的抗菌成分为核,介孔二氧化硅为壳的核壳式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类骨磷灰石-聚氨酯骨修复支架,其特征是所述的抗菌成分为纳米银、银离子、万古霉素、雷帕霉素、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异烟肼、利福平、利福喷丁、左氧沙星和盐酸左氧沙星中的至少一种。
5.如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类骨磷灰石-聚氨酯骨修复支架,其特征是所述的类骨磷灰石-聚氨酯多孔支架中的磷灰石质量含量为10~65%,聚氨酯成分为由聚醚多元醇或聚酯多元醇与异氰酸酯类物质聚合形成的嵌段聚合物。
6.如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表面抗菌功能化的类骨磷灰石-聚氨酯骨修复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将已成型的类骨磷灰石-聚氨酯多孔支架体于负压条件下置于已负载有所述比例量抗菌成分的介孔二氧化硅的悬浊液中保持0.05~3小时、优选为0.5~1小时后,取出干燥,即得到表面抗菌功能化的类骨磷灰石-聚氨酯多孔支架产物,其中所述的负压条件优选为0.01~0.08MPa,更好的是0.03~0.06MPa。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已成型的类骨磷灰石-聚氨酯多孔支架体于所述负压条件下,先用浸润液对该成型的类骨磷灰石-聚氨酯多孔支架体待被覆表面浸润后,再置于所述已负载有抗菌成分的介孔二氧化硅的悬浊液中进行处理,所述的浸润液为水,或者质量含量为0.01~10%的包括壳聚糖、明胶或胶原溶液的医药中可接受成分的溶液的至少一种。
8.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浸润液中医药中可以接受成分溶液的质量含量为0.01~5%。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已负载有所述抗菌成分的介孔二氧化硅的悬浊液中含有质量浓度≤20%,优选质量浓度为0.01~5%的交联剂,将所述的已成型类骨磷灰石-聚氨酯多孔支架体在所述负压条件下置于其中并保持所述的时间后,再于4~55℃、优选为40~55℃,保温0.1~24小时、优选为保温0.5~2小时后,取出干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交联剂为壳聚糖、明胶或胶原的良交联剂,优选香草醛、戊二醛、京尼平、对苯二醛和碳化二亚胺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4046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