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石墨烯/活性炭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超级电容器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538598.X | 申请日: | 2014-10-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756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 发明(设计)人: | 刘立伟;李奇;陈明亮;李伟伟;郭玉芬;刘朝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H01G11/34 | 分类号: | H01G11/34;H01G11/36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铭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04 | 代理人: | 孙伟峰 |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石墨 活性炭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超级 电容器 | ||
1.一种石墨烯/活性炭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包括石墨烯材 料和活性炭材料,其中,所述石墨烯材料具有褶皱结构,所述活性炭材料通过π-π 键结合在所述石墨烯材料的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具有纳米 级介孔结构,孔径为1nm~100nm,孔容量为1cm3/g~2cm3/g,比表面积为1000 m2/g~3000m2/g,电导率为103S/m~106S/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材料具有多 苯环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的粒径为 5μm~30μm。
5.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石墨烯/活性炭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 于,包括步骤:
A)将无定型炭材料进行初步炭化,得到初步炭化物;
B)制备褶皱石墨烯;
C)将步骤A)得到的初步炭化物与步骤B)得到的褶皱石墨烯在液相中充 分混合,再将混合物进行二次炭化,得到最终活化物;
D)将步骤C)得到的最终活化物洗涤后经粉碎处理,获得所述石墨烯/活性 炭复合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制备褶皱石墨 烯具体包括:
用插层剂对石墨微片进行预插层,经解理、微波处理后得到膨胀石墨烯;
将所述膨胀石墨烯在加热后急剧冷却,获得褶皱石墨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层剂的分子结构 呈平面状,所述插层剂为氯化铁、氯化亚铁、硫酸、硝酸、氢氧化钾、氢氧化 锂和氢氧化钠中的至少一种或两种以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膨胀石墨烯 加热至温度为25℃~1000℃,再冷却降温40℃~500℃,冷却时间为1s~300s。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具体包括:首 先将所述初步炭化物与所述褶皱石墨烯在浓度为1mol/L~10mol/L的碱溶液中 充分混合,然后在650℃~1000℃的温度下进行二次炭化,时间为2h~4h,得到 最终活化物。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定形炭材料为 生物质材料、煤和石油制品中的至少一种;初步炭化的温度为500℃~600℃。
11.一种超级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采用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复合材 料的电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3859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戊乙奎醚的光学异构体及其药物组合物和用途
- 下一篇:微型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