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滇重楼种子产量和质量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410537824.2 | 申请日: | 2014-10-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294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 发明(设计)人: | 杨丽英;李绍平;李林玉;杨斌;张新华;李佳;马维思;董志渊;王馨;严世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H1/02 |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15 | 代理人: | 杨宏珍 |
| 地址: | 650205 云南省昆明***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重楼 种子 产量 质量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滇重楼种子产量和质量的方法,属于中药材采种栽培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滇重楼(Paris polyphylla Smith var.Yunnanensis(Franch.)Hand.-Mazz.)是我国常用的传统中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等功效,是《中国药典》收载的中药材重楼的基源植物之一,也是我国多种著名中成药的原料。由于其药用价值高,自2000年以来滇重楼价格快速上涨,现在价格为700元/kg以上,滇重楼的年需求量为100万千克左右。目前,市场上的滇重楼以野生资源为主,由于货紧价扬,过度采挖导致野生资源濒临枯竭,而滇重楼从种子萌发到采收药用根茎商品需8~9年时间,生长周期长,短时间内难以满足制药企业的要求,人工栽培是实现滇重楼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必然选择,并已在云南全省各地大面积种植。
滇重楼的繁殖有根茎繁殖和种子繁殖两种方式。滇重楼根茎繁殖存在根茎成本高、繁殖系数低等弊端,而种子繁殖的繁殖系数较高,为30~200倍。在生产实践中,由于没有足够多的根茎用于大田栽培,所以为适应大面积种植的要求,生产上普遍采用种子繁殖。由于滇重楼是单花单果植物,在自然状态下结实数少,据李运昌等[1]研究平均每果产籽约33粒,据杨斌等[2]研究平均每果产籽约50.5粒,结籽率仅为16.8%,种子质量也层次不齐(种子大小不一,出苗率低等);另一方面,由于自然生产的种子产量低(每亩仅产10~15千克/亩干种子),种子供不应求等原因,目前种子价格鲜种子已达1500~2000元/千克,干种子已达8000~10000元/千克,一般每亩播种量为7千克干种子,种植滇重楼,仅种子成本一项,每亩就需约6万元,给种植户带来了很大的成本负担。目前种子的产量和质量远远满足不了生产的需求,如何提高种子产量和质量已成为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难题。因此,有必要发明一种简便实用的滇重楼种子生产技术,来提高滇重楼种子产量和质量,保证市场对种子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李运昌.重楼属的引种驯化[A].In:李恒.重楼属植物[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2]杨斌,杨丽英.严世武,等.滇重楼授粉特性的初步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08,21(5):1388-1390.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自然结实收种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操作简单、管理成本低、种子产量和质量较高的滇重楼种子的生产方法。
本发明的提高滇重楼种子产量和质量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优选品种和植株,保证种源的优质高产
首先是滇重楼优良品种的选择,即选择优质高产适宜性较好的“滇重楼1号”或“滇重楼2号”等经过品种认证登记的优良品种作为种源。其次是植株的选择,即选取10年生以上,植株长势好、茎杆粗壮、叶色浓绿的健康滇重楼为留种植株,保证植株充分开花结实,并能采收到成熟度较好的优良种子。
2.精细选地整地搭建荫棚,建立满足植株生长需要的留种田
选地:选择排灌方便、有机质含量较高、疏松肥沃的砂壤土,有利于滇重楼的生长。切忌在贫瘠易板结,排水不畅的土壤中种植。
整地:清除地块中的杂质、残渣,并用火烧净,防止或减少来年病虫害的发生。洁地后,每666.67㎡施用腐熟的农家肥2000kg~3000kg和过磷酸钙40kg,均匀撒在地面上,再深翻30cm以上,晒垡一个月,以消灭虫卵、病菌。然后细碎耙平土壤。
理墒:根据地块的坡向山势,按宽120cm、高25cm理墒,墒沟和围沟宽30cm,使沟沟相通,并有出水口。
搭建荫棚:整地理墒完成后,用遮光率为70%的遮阳网搭建荫棚,高度为1.8m,保持四周通风,以利风媒传粉。
3.合理密植,保证种子产量
种苗质量:选10年生以上,顶芽完好,无明显病斑和破伤痕迹的植株,于10月上旬至11月上旬进行种植。种植前,用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泡1h,进行植株根茎处理,捞出,晾干表面水分即可移栽。
移栽方法:以1.8万株/亩的密度,按行距20cm,开5cm~6cm深的沟,按株距15cm将每个根茎放入沟内,理顺须根,芽头向上,覆土搂平,适度压实,再在床面上盖一层厚2cm的松针或碎草,浇透水。
4.防旱排涝,除草施肥,保证孕蕾开花
防旱排涝:每年的春季3至4月份干旱时及时浇水,应保持大田土壤湿润。雨季到来前应对大田周围的排水沟及时进行清理;雨后沟里不能积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未经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378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