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机膜以及混合油中溶剂的回收装置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34945.1 | 申请日: | 2014-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073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黄凤洪;万楚筠;李慧;邓乾春;李文林;郑明明;钮琰星;杨湄;周琦;郑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D71/02 | 分类号: | B01D71/02;B01D36/00;C11B3/16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张惠玲 |
地址: | 43006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机 以及 混合 溶剂 回收 装置 方法 | ||
1.一种无机膜,应用于混合油中溶剂的回收,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膜的材质为选自Al2O3、TiO2、SiO2或ZrO2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两种以上的化合物,所述无机膜的表面经过疏水处理,并且所述无机膜的截留分子量为1kDa~10kDa。
2.一种混合油中溶剂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通过管道连接的精滤器(10)、混合罐(20)、溶剂泵(30)、分离罐(40)及储存罐(50),所述精滤器(10)的出液口连接于混合罐(20)顶部的进液口,所述混合罐(20)底部的出液口经由溶剂泵(30)连接于所述分离罐(40)底部的进液口,所述分离罐(40)侧方的出液口连接于所述储存罐(50)侧方的进液口,所述分离罐(40)的膜组件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机膜;还包括真空泵(60),所述精滤器(10)、混合罐(20)、分离罐(40)及储存罐(50)分别通过管道连接于真空泵(60)的入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油中溶剂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罐(40)的顶部还设置有循环出口(41),所述混合罐(20)的侧方设置有循环入口(21),所述循环出口(41)通过管道连接于所述循环入口(21);所述循环入口(21)与循环出口(41)之间设置有阀门以调节所述分离罐(40)内的跨膜压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油中溶剂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罐(40)的出液口与溶剂泵(30)的出液口之间通过管道相连接,并且通过阀门控制分离罐(40)的出液口与溶剂泵(30)的出液口的连通状态;所述混合罐(20)上设置有可调节所述混合罐(20)内部温度的水浴夹套;所述混合罐(20)顶部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有缓冲罐(70)、压缩机(80)和冷凝器(90),所述冷凝器(90)的出口连接于所述储存罐(5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合油中溶剂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泵(60)的出口通过管道连接于所述缓冲罐(70)的入口,并且所述真空泵(60)的出口设置有阀门以控制真空泵(60)是否与缓冲罐(70)相连通。
6.一种混合油中溶剂的回收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2~5任一条权利要求所述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精滤器(10)中注入混合油并进行过滤;S2、将过滤后的混合油注入混合罐(20)暂存;S3、将混合罐(20)内的混合油经溶剂泵(30)泵入分离罐(40)进行膜分离;S4、将膜分离后的溶剂注入储存罐(50)中存放。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混合油中溶剂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之前将精滤器(10)、混合罐(20)、分离罐(40)及储存罐(50)内的绝对压力降至0.01MPa以下;在所述步骤S4进行的同时,将膜分离后的其它产物通过分离罐(40)的循环出口(41)经由混合罐(20)的循环入口(21)注入混合罐(20)进行循环分离;在进行所述循环分离时,需要调节所述分离罐(40)的进液口与出液口之间的压差为0.1~1.5MPa;在所述步骤S2进行的同时,将混合罐(20)内温度调至15~7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混合油中溶剂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4完成后,还包括如下步骤:S01、对混合罐(20)进行升温使混合油中的溶剂蒸发;S02、将蒸发成气体的溶剂吸入缓冲罐(70)中暂存;S03、将缓冲罐(70)内的气体溶剂通过压缩机(80)增压后注入冷凝器(90)进行冷却;S04、将冷却成液体的溶剂注入储存罐(50)保存。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混合油中溶剂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S05、在混合罐(20)与缓冲罐(70)之间接入真空泵(60),以抽取混合罐(20)内的气体溶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混合油中溶剂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抽取混合罐(20)内的气体溶剂至混合罐(20)内绝对压力小于0.01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3494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角芯胶
- 下一篇:用于分散飞灰颗粒的烟气脱硝装置及其导流条设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