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动力波的新型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526665.6 | 申请日: | 2014-10-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779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 发明(设计)人: | 李皓瑜;魏兰;江碧清;张雪杰;徐晓燕;张成昆;吴英来;罗娟;李颖;赵建鑫;陈英斌;孟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南化集团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50;B01D53/96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汤志武 |
| 地址: | 21004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力 新型 应用 | ||
1.一种动力波的新型应用,用于废酸裂解干吸工段尾气吸收,其特征是气体从二吸塔进入尾吸塔,通过尾吸塔循环碱液吸收SO2作用;气体由二吸塔出气口进入尾吸塔逆喷管;逆喷管内气液接触,中和尾气中含有的SO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是气体由二吸塔吸收冷却后,通过出气口进入尾吸塔逆喷管气体进口,在溢流堰阻隔装置与烟气的情况下,通过逆喷管冷却吸收烟气中的SO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其特征是含0.03%SO2烟气从二吸塔出来,进尾吸塔逆喷管气体进口,在逆喷管内与10%的NaOH溶液产生酸碱中和反应,达到国家SO2排放标准。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其特征是含SO2尾气从二吸塔进入尾吸塔进气口,吸收液由吸收液出口经尾吸循环泵输送至逆喷管进液口和逆喷管溢流堰进液口,吸收液与尾气在逆喷管内接触,并且发生中和反应,中和产生的NaHSO3溶液由排液口流出,再由加碱口与加水口补充吸收液液位,吸收后的尾气从烟囱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南化集团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南化集团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2666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