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即食海带片高效成膜脱膜装置及其生产技术无效
申请号: | 201410520797.8 | 申请日: | 2014-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567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林向阳;朱银月;刘斯琪;李双双;陈慧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1/337 | 分类号: | A23L1/337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即食 海带 高效 成膜脱膜 装置 及其 生产技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带产品加工领域,是一种即食海带片高效成膜脱膜装置及其生产技术。
背景技术
中国是一个海带养殖大国,但海带的加工仍处在初级阶段,加工产品仍以传统的盐渍海带、海带结、海带卷和海带丝等初级产品为主,精深加工和方便快捷的海带产品非常少,这极大地限制了海带附加值的增长。目前,有关海带浆成膜制海带纸的研究已经相当成熟,但是由于缺乏自动化的成膜脱膜设备,导致海带纸产业化发展受到了严重阻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即食海带片高效成膜脱膜装置及其生产技术。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即食海带片高效成膜脱膜装置,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高温滚筒,所述高温滚筒设置在抽湿罩内,所述高温滚筒下方设置有传送带,所示高温滚筒上方设置有海带浆喷涂装置,所述海带浆喷涂装置下方设置有带有若干喷淋油嘴的进油管,所述喷淋油嘴朝向高温滚筒喷淋食用油,所述进油管下方设置有脱膜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喷涂装置为带有若干高压喷嘴的进料管,所述高压喷嘴朝向高温滚筒喷涂海带浆原料。
进一步的,所述脱膜装置为与高温滚筒相切的脱膜刮刀。
进一步的,所述高温滚筒与高压喷嘴的喷涂速度相协调配合。
一种即食海带片高效成膜脱膜生产技术,包括以下步骤:
(1) 挑选一、二级淡干海带作为原材料;
(2) 清洗修剪海带将泥沙洗净,剪去颈部、黄色边梢,并置于清水中浸泡24小时以上,每隔2小时换水1次;
(3) 对海带进行脱腥、软化,将海带浸泡在1-3%醋酸中几十秒钟,静置5-10小时,再放入0.005-0.3%磷酸盐溶液中煮半小时,使海带充分软化;
(4) 对软化的海带进行挤压,并对所得浆液进行复配。各原料质量比为海带浆液:大豆蛋白粉:盐:味精=1.0:(0.005~0.1):(0.002~0.02):(0.001~0.01);
(5) 利用即食海带片高效成膜脱膜装置进行成膜、脱膜;
(6) 将制作好的海带膜送入烘干箱进行二次烘干,烘干后进行冷却处理;
(7) 对冷却好的海带膜成品进行包装入库。
进一步的,在步骤(4)中制作好的海带浆含水率为75%-95%。
进一步的,在步骤(5)高温滚筒的温度为60-120℃,海带浆经高温滚筒脱水后含水率为20%-30%,高温滚筒转速要与喷涂速度协调一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提供了一种自动化的成膜脱膜设备,结构简单,通过抽湿罩与高温滚筒的配合能够快速的制得海带膜,生产效率高,提供了一种即食海带片高效成膜脱膜生产技术,所产即食海带纸含油量低,口感好,保质期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专利进一步说明。
图1为该发明的正视图;
图2为该发明的侧视图。
图中:
1-高温滚筒;2-高压喷嘴;3-抽湿罩;4-喷淋油嘴;5-脱膜刮刀;6-传送带;7-进油管;8-进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即食海带片高效成膜脱膜装置及其生产技术,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高温滚筒1,为了确保海带膜的水分快速蒸发,所述高温滚筒1设置在抽湿罩3内,所述高温滚筒1下方设置有传送带6,所示高温滚筒1上方设置有海带浆喷涂装置,所述海带浆喷涂装置下方设置有带有若干喷淋油嘴4的进油管7,所述喷淋油嘴4朝向高温滚筒1喷淋食用油,在高温滚筒1表面形成油膜,以利于海带膜的形成和脱落。所述进油管7下方设置有脱膜装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喷涂装置为带有若干高压喷嘴2的进料管8,所述高压喷嘴2朝向高温滚筒1喷涂海带浆原料。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海带膜脱膜顺利以及膜的完整性,从进料管8通入的海带浆原料含水率为70%-80%,经高温滚筒1脱水成膜后含水率为3%-60%,高温滚筒1温度为60-12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脱膜装置为与高温滚筒1相切的脱膜刮刀5。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海带成膜的完整性,所述高温滚筒1与高压喷嘴2的喷涂速度相协调配合。
一种即食海带片高效成膜脱膜生产技术,包括以下步骤:
(1) 挑选一、二级淡干海带作为原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2079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灯透镜结构
- 下一篇:面向小型机械零件形位误差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