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过内源酶嫩化技术生产低温熟化海参制品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20791.0 | 申请日: | 2014-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869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朱蓓薇;董秀萍;李岩;周大勇;王冬妮;姜鹏飞;褚津;傅新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1/333 | 分类号: | A23L1/333 |
代理公司: | 大连智慧专利事务所 21215 | 代理人: | 周志舰 |
地址: | 11603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过 内源 酶嫩化 技术 生产 低温 熟化 海参 制品 方法 | ||
1.一种通过内源酶嫩化技术生产低温熟化海参制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原料预处理
海参原料在鲜活状态下置于冰水浴中30~60min,随后在腹部开口,排出体腔中的内容物,并用冰水混合物清洗体壁;
S2.内源酶嫩化
将所述海参体壁置于40~60℃的水中保持10~30min;
S3-1.内源酶钝化及海参低温熟化
步骤S2得到的海参体壁置于75~95℃的热水中,保持60~150min;或者,置于70~95℃添加盐、酱油、料酒、味精调味后的汤汁中,保持60~150min;
S4-1.沥水和包装
步骤S3-1得到的海参体壁,沥水后,真空封口或充氮气封口包装,得到低温熟化海参制品,而后0~4℃冷藏或-16~-18℃冷冻存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通过内源酶嫩化技术生产低温熟化海参制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和S3-1之间包括步骤S2-3定位拉伸辅助嫩化的工序:经步骤S2处理的所述海参体壁,固定一端,在同一水平面上匀速拉伸另一端,至原来长度的1.5~2.5倍。
3.一种通过内源酶嫩化技术生产低温熟化海参制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原料预处理
海参原料在鲜活状态下置于冰水浴中30~60min,随后在腹部开口,排出体腔中的内容物,并用冰水混合物清洗体壁;
S2.内源酶嫩化
将所述海参体壁置于40~60℃的水中保持10~30min;
S3-2真空调理熟化
步骤S2得到的海参体壁,装入蒸煮袋,加入海参体壁2~4倍质量的水,或经盐、酱油、料酒、味精调味后的汤汁,抽真空,置于75~95℃水浴锅,保持60~150min;
S4-2真空调理熟化海参的后处理及存贮
步骤S3-2得到的海参体壁,连同蒸煮袋10~20min降温至30℃以下,置于0~10℃冷藏保存24~48h,得到预包装低温熟化海参制品,然后0~4℃冷藏或-16~-18℃冷冻存放。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通过内源酶嫩化技术生产低温熟化海参制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和S3-2之间包括步骤S2-3定位拉伸辅助嫩化的工序:经步骤S2处理的所述海参体壁,固定一端,在同一水平面上匀速拉伸另一端,至原来长度的1.5~2.5倍。
5.一种通过内源酶嫩化技术生产低温熟化海参制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原料预处理
海参原料在鲜活状态下置于冰水浴中30~60min,随后在腹部开口,排出体腔中的内容物,并用冰水混合物清洗体壁;
S2.内源酶嫩化
将所述海参体壁置于40~60℃的水中保持10~30min;
S3-3.内源酶钝化及海参低温熟化
步骤S2得到的海参体壁置于75~95℃的热水中,保持60~150min;
S4-3.多段式干燥技术
步骤S3-3所得海参体壁,置于冰水混合物中清洗、冷却,沥水后,采用热风干燥、冷风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相衔接的多段式干燥技术;具体包括:
第一阶段采用热风干燥技术,40~50℃干燥12~24h;
第二阶段采用冷风干燥技术,8~15℃干燥24-48h;
第三阶段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冷肼温度-40℃,板温60~90℃、真空度20~50Pa条件,干燥时间8~12h,终点水分含量小于5%;
S5.包装
步骤S4-3得到的海参体壁,真空封口或充氮气封口包装,而后0~4℃冷藏或-16~-18℃冷冻存放。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通过内源酶嫩化技术生产低温熟化海参制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S4-3中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两次干燥后分别进行步骤S8干参形态修复技术:将海参体壁放入60~80℃的纯净水中处理10~15min,捞出后放入到冰水混合物中冷却,沥水后,继续干燥。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通过内源酶嫩化技术生产低温熟化海参制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和S3-3之间包括步骤S2-3定位拉伸辅助嫩化的工序:经步骤S2处理的所述海参体壁,固定一端,在同一水平面上匀速拉伸另一端,至原来长度的1.5~2.5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工业大学,未经大连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2079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