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活性乳酸菌饮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517587.3 | 申请日: | 2014-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971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康志远;王红叶;朱宏;郭慧;潘丽;李建磊;韩清波;王楠;姚欢;苏海涛;李丽华;刘凤昝;杨新尧;肖淑贞;范如意;李丽微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君乐宝乳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C9/133 | 分类号: | A23C9/133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科诚专利事务所 13113 | 代理人: | 张红卫;左燕生 |
地址: | 050221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性 乳酸菌 饮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乳品领域,涉及一种饮料,具体涉及一种活性乳酸菌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发酵乳的制备通常需要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作为基础发酵剂进行发酵,额外添加少量的益生菌起功效作用,但不作为发酵剂。而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是国际上公认的益生菌。两者自身的生理生化、生产特性决定其对营养条件有较高要求,其在乳中发酵产酸较慢,凝乳时间较长,为生产带来了产品生产周期长、质量风险大等诸多不便。同时,仅用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做发酵剂发酵时只生成乳酸、醋酸和少量甲酸、乙醇、琥珀酸、不产生其他芳香物质,所以产品风味差。这也是导致使用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作发酵剂不能工业化生产的关键原因。
中国发明专利CN101467558A公开了一种“活性乳酸菌饮料及其生产方法”,采用以活性乳酸菌饮料的总重量为基准,其原料组成包括牛奶25-75%、颗粒酱3-20%、稳定剂0.2-0.7%以及适量水,该饮料中含有≥1X106cfu/ml的活的乳酸菌。但是,其使用的是传统的菌种进行发酵,口感和粘稠度等指标均仅仅是符合相应要求。现有技术中所制作的活性乳酸菌大都采用传统的菌种进行发酵,单独使用益生菌进行发酵的产品目前还没有上市,因此,研究一种使用益生菌进行发酵的活性乳酸菌饮料,使其口感、粘稠度等相应指标均在标准之上,给大众人群的生活品质带来提升是非常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活性乳酸菌饮料及其制备方法,采用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的最佳接种比例1~100:1,不仅比传统菌种发酵的活性乳酸菌饮料具有更强的益生作用,还具有良好的风味,填补了市场上纯益生菌发酵型活性乳酸菌饮料的空白。通过发酵前添加抗氧化剂消耗掉发酵过程中发酵底料内过多的氧气,使得厌氧型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得以较好的生长,缩短了发酵时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活性乳酸菌饮料,制成其有效成分的原料以重量份数计包括:
发酵乳基料 15-50份、白砂糖 8-12份、稳定剂 0.2-0.5份、
甜味剂0-0.02份、酸度调节剂 0.001-0.5份、果汁 0.1-2.0份、
果粒酱 3.0-10.0份、食用香精 0.001-0.2份、水 24.8-73.7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限定,制成所述的发酵乳基料的原料以重量份数计包括:
脱脂乳粉 8-17份、水 77.0-92.0份、白砂糖 0-4份、
抗氧化剂 0.005-0.024份、益生元 0-1.0份、葡萄糖 0-1.0份、
嗜酸乳杆菌 1×105 ~ 1×107CFU/g、
双歧杆菌 1×103~ 1×105CFU/g。
作为上述限定的进一步限定,所述益生元为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低聚异麦芽糖、低聚木糖、菊粉、聚葡萄糖中的一种、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作为上述限定的另一种进一步限定,所述抗氧化剂为抗坏血酸、抗坏血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
作为上述限定的另一种进一步限定,所述嗜酸乳杆菌与双歧杆菌添加比例为1:1—100:1。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限定,所述稳定剂为高酯果胶、单硬脂酸甘油脂或双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酯。
作为本发明的第三种限定,所述酸度调节剂为一水柠檬酸、苹果酸、乳酸中的一种、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作为本发明的第四种限定,所述甜味剂为阿斯巴甜、安赛蜜、三氯蔗糖中的一种、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作为本发明的第五种限定,所述果汁为葡萄汁、苹果汁、桑葚汁、蓝莓汁、树莓汁、黑加仑汁、蔓越莓汁、梨汁、桃汁、草莓汁、香蕉汁和蔬菜汁中的一种、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所述果粒酱为含有水果或蔬菜及可食用植物颗粒的果酱;其中,所述的果粒酱为芦荟粒、葡萄粒、桑葚粒、蔓越莓粒、树莓粒、蓝莓粒、黑加仑粒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活性乳酸菌饮料的制备方法,它按照以下步骤顺序进行:
(1)发酵乳基料的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君乐宝乳业有限公司,未经石家庄君乐宝乳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175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