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转炉少渣冶炼脱碳期喷溅的控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515245.8 | 申请日: | 2014-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2505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2 |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平;左康林;虞大俊;夏兆东;李玉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1C5/35 | 分类号: | C21C5/35;C21C5/36 |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2206 | 代理人: | 顾进 |
| 地址: | 21003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炉 冶炼 脱碳 喷溅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转炉炼钢少渣冶炼,特别涉及一种转炉少渣冶炼脱碳期喷溅的控制方法,属于转炉炼钢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转炉冶炼工艺生产中,入炉铁水中Si的质量分数一般在0.2%~0.7%范围内,转炉吹氧冶炼后Si优先氧化形成SiO2,SiO2的形成加速了石灰等造渣料的熔解,可利用吹炼前期的低温条件短时间内形成流动性良好的炉渣,不会出现大的喷溅现象。
而现有技术中,采用“加入废钢、兑入铁水→转炉脱硅、脱磷→排前期脱磷渣→吹炼脱碳升温→转炉出钢留渣”的 “双渣+留渣”冶炼工艺,该工艺将常规转炉冶炼划分为2个阶段。第1阶段为脱磷期,主要进行脱硅、脱磷处理,脱硅、脱磷结束后摇炉倒出部分磷含量高的炉渣,然后进行第2阶段的吹炼;第2阶段为脱碳期,主要进行脱碳升温和部分脱磷。这种双渣+留渣”冶炼工艺可以节约石灰使用量40%左右、轻烧镁球使用量45%左右,降低成本的同时降低污染。但是,该工艺在第2阶段吹炼时,容易发生两种情况的喷溅。第1种为爆发性喷溅,其发生在脱碳期下枪吹炼时,发生的原因为:脱碳期开始时,铁水成分相当于半钢,温度在1400℃左右,下枪吹炼时,高速喷吹的氧气与铁水中的碳发生激烈的化学反应,瞬间产生大量的气体,若前期排渣率较低,导致脱碳期开始的炉渣量较大,使得气体排出受阻,而发生爆发性喷溅。第2种为返干喷溅(金属喷溅),其发生在脱碳期吹炼过程中,发生的原因为:该工艺在第1阶段吹炼后,铁水中Si已被完全脱除,并且大部分炉渣也被倒出,到第2阶段进行脱碳吹炼时,造成脱碳阶段化渣极为困难,易发生返干喷溅。“双渣+留渣”冶炼工艺脱碳期易发生的喷溅,造成了较大的铁损同时也降低了转炉生产的安全性,需要克服。
中国专利CN 102212643 A公开了“一种转炉少渣冶炼工艺”,该专利对少渣冶炼工艺进行了介绍,但该专利并未涉及如何防止脱碳阶段的喷溅问题。中国专利CN 102071282 A公开了“转炉炼钢喷溅预报装置”,该专利通过在转炉氧枪口上方安装配有自动吹扫气幕的微型摄像机来监控转炉内状况,防止喷溅,实际转炉存在着高温和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微型摄像机很难准确监控转炉内状况,单纯通过微型摄像机观察来防止喷溅,难以真正解决喷溅问题,并且该方法增加了转炉炼钢成本。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410233273.0 公开了“一种转炉少渣冶炼前期倒渣的控制方法 ”,该专利通过对脱硅、脱磷期冶炼控制及前期倒渣控制,达到转炉前期脱磷和降低转炉造渣辅料消耗的目的。但脱硅、脱磷期和前期倒渣的控制不能彻底解决脱碳期的喷溅问题。解决脱碳期的喷溅问题,方能更好的体现少渣冶炼在环境保护和钢铁料消耗方面的优势。
目前尚缺乏有效控制“双渣+留渣”炼钢工艺中喷溅的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炉少渣冶炼脱碳期喷溅的控制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转炉“双渣+留渣”冶炼工艺脱碳期喷溅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发明方法通过控制脱磷期的温度、前期排渣率、以及脱碳期采用合理的造渣制度、吹炼制度,可以很好的控制转炉“双渣+留渣”冶炼工艺脱碳期喷溅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转炉少渣冶炼脱碳期喷溅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采用转炉顶底复合冶炼,投入金属主料的原料组成的重量百分比为,铁水75~92%,余量为轻型废钢;
b、转炉吹炼脱硅、脱磷,转炉脱硅、脱磷期的供氧量为冶炼炉次总供氧量的26%~34%,转炉脱硅、脱磷期的枪位控制为高枪位→低枪位→高枪位,供氧强度控制为2.7~3.5Nm3/min/吨钢,先采用高枪位,控制吹氧量为总供氧量的4%~6%;再采用低枪位,加强搅拌,控制吹氧量为总供氧量的18%~22%;最后再采用高枪位,提高炉渣中FeO含量,控制吹氧量为总供氧量的4%~6%;控制转炉吹炼脱硅、脱磷期炉渣二元碱度(w(CaO)/w(SiO2))为1.3~1.7,炉渣中FeO质量分数为15%~25%;熔池温度为1380~1450℃;脱硅、脱磷期矿石加入量为0~30kg/吨钢;
c、转炉脱硅、脱磷期结束进行排渣,控制排渣率不小于50%;
d、排渣结束,摇动转炉至0°,向转炉内加入石灰石或生白云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152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